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财富自由之路——个人商业模式

Wakening阅读(277)

前言:

计算机有软件和硬件,并且能够升级,人也可以,人的硬件升级就是确保食品质量和锻炼身体,人的软件升级就是心智模式的迭代。

一、如何做成一件事?

笃信,120%的相信,一定不是相信和觉得可以,即使有人打击你,打掉20%,你依然百分百相信

二、为什么听过那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1、知识传递只是教育的第一个环节,起作用的是吸收者(被教育者)而非传播者(教育者),比如为增肌吃东西,吃少了血糖不足,吃多了消化不良,吃不够无法增肌,关键是,不运动,吃啥都没用,那些过不好这一生的人就是缺乏“运动”,也就是道理的内化。

有的人挣扎过,和没挣扎的人下场一样,是因为挣扎的不够,工具只有大量使用才能进入熟练状态,运用自如,一旦中途放弃,再好的工具都是废物。

2、无论多么简单的概念,都是人类耗费了许多年甚至几千年才逐步明白的,并通过反复遗忘、反复教育、反复更迭才彻底明白。事情,哪怕只有一层,就无法完全理解,更别提复杂一层以及以上了。所以千万不要认为自己很聪明,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是笨蛋,或者必然曾经是。

很多人总是说,要变得更牛,要提高业绩,其实,绝大部分人在追求某个东西的时候,连那个东西的定义都不清楚,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却不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如果大脑中某个概念不准确,必然无法准确思考,导致范围模糊,选择依据缺失,行动方式错误。如果你想要什么,就要彻底理解它,如同吃饭睡觉一样透彻,才有加速靠近它的前提。

3、快速成功是不可能的,但可以快速入门,关注最少必要知识

比如设计,两个要点,一是简洁,一个视觉框架内形态、样式、颜色不能超过三个,二是留白,按照黄金比例61.8%留白,要么内容要么空白。

阻碍:你居然以为自己一上来就能做的很好。

核心:刚开始平静的接受自己的笨拙,尽快开始这个过程,尽快度过这个过程

判断执行力是否强大:看他/她做的不够好的时候,是否持续去做

如果只关注能够让自己显摆的东西,将永远无法进步


三、财务自由路径:

1、定义1:资产产生的被动收入超过日常支出

    定义2:不用为了满足生活而出售自己的时间

2、个人商业模式三种:一份时间出手1次;一份时间出售多次;购买别人的时间并再次出售

模式一:优化方向提高单位售价和提高单位时间销售数量

误区:磨洋工,漫天要价

成交价:买家对卖家的估值,长期看,估值不会离价值太远,因为高买低卖的买家早晚被市场淘汰,所以,关注并只能关注自身的持续成长,成长的结果就是,终将被低估。

模式二:写书、做视频为代表的内容创业都归此类,必须满足刚需,特别是消费者以为的刚需,核心是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因为一切没有创意的工作,很快会被机器替代。

模式三:不肯花钱买服务,宁愿用自己的时间来省下那些钱,依据是,确定自己的时间价值不如时间消耗,不如那些钱。

能被批量销售的时间更值得购买,因为大量的人帮你验证了质量,时间和精力具有排他性,在时间大于金钱和时间小于金钱两种理念下,会出现截然相反的决定。

结论:

既然目标是终有一天不再出售自己的时间,那么行动是想办法合理逐步减少自己出售时间的数量,所以尽量用钱去换时间,进而节省下来的时间投资到持续进化,最终进化成一个操作系统不断升级的物种。

财富自由之路——个人商业模式

遗憾的是,很多人挥霍了太多时间,还没走到里程碑,身体硬件就已经老去。


参考书籍:《财富自由之路》 李笑来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醒知行悟):财富自由之路——个人商业模式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Wakening阅读(256)

曰,“有教无类”,然弟子三千,精通六艺者七十有二,可入论语二十二,与子同受祭祀者十,果真有教无类乎??
人降生伊始,其生存能力并不比动物优越,但人之所以为人,在于他具有区别于动物的潜能,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教育。国家在宪法中明确了受教育权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
但是这项权利只能保证你在该上学的年龄可以进学校,如果你自己实在不想去,也是自动放弃,还有其他林林总总的原因,总有少数人没有进入学校,但是这些人的未来不见得就比那些在学校的人差。
回到学校,一个班级几十个孩子,都拥有受教育权,有这项权利就等于被教育好吗?从享有权利到成材中间的环节太多了。
看看古人的教育阶段
零岁到三四岁,为家学时期,主要的任务是健康成长,还有基本生活常识和礼仪规范。
三、四岁到六、八岁,为蒙学时期。要任务有礼教和乐教两部分。
六、八岁到十二、十五岁,为学馆时期,主要任务是读经,也有习字、练武等活动。
十二、十五岁到二十、二十五岁,为官学时期,一般会去县学、府学继续学习,内容主要是解经,也包括琴棋书画、诗词文赋、经史子集等等内容。解经不是训诂,是讲义理。
二十、二十五岁到三十、三十五岁,有时甚至到四十岁,又是一个非常重要却常常被忽略时期,主要任务有两个,一个是拜厉害的老师学习专业,有天文地理、农业水利、医卜术、政治军事,都是可以学的。
再就是,是行万里路,去交游。在为出仕做官做准备。在做官之前,必须先了解官场,也要了解国计民生,还要建立自己的人际网络和声誉名望。
那些很早去考科举的,那是为了练手,一代首辅张居正十三岁参加乡试,成绩优异,湖广巡抚顾璘故意阻挠而令其落榜,原因就是希望对张居正多加磨砺,以成大器。古人对于年少中举者,不贺。为什么?你什么都不懂,就去做官了,非家族之幸也,将来为祸国家,连累宗族的,就是你。
三十、三十五岁到七十岁,是出仕做官时期。做不了官,就做老师,行道布道。不做老师,也可做隐士,修身齐家。
古人七十致仕,回家养老。作为乡党长老,或以身作则,或著书立说,或兴学讲学,都是继续教育事业。
可以很清晰看到,古人实实在在的贯彻着终身学习,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结合在一起,告老还乡之后,或写书,或讲学,继续发挥余热,看到其背后的区别了吗?
如今我们的科学教育是民国初年新文化运动之后兴起的,以术层面的内容居多,整个的考试也都是有标准答案的,或是记忆,或是推算,殊不知,西方所习是科学背后的方法和逻辑。而由于其枯燥,造就了很多考试天才,高分低能,撕书宣泄,要说这些人走出校门之后,保持终身学习,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
有句话说得好,教育教会了你如何去领蛋糕,如今你却想成为切蛋糕的人。那切蛋糕的人需要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呢?又从哪里可以习得呢?这玩意是隐学,口口相传,不立文字,想学会,只能靠一代代人去探索,去沉淀。
那么,请思考如下问题:
教育是什么?教育为谁负责?教育的终极目的又是什么?作为个体,什么样的教育才是真正需要的?为什么?
想清楚了,人就活明白了。



今天是日更第 90
如果感觉可能对朋友有启发,欢迎转发,如果有话想说,欢迎关注后发消息给我。
点个“在看”让我知道你来过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醒知行悟):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登不上这艘船,一切都是徒劳枉然

Wakening阅读(240)

是偶然,还是宿命,二十年之后重新探索,技术已进化了不知道多少代,环境也翻天覆地,貌似相似的探索背后,不变的是什么?
年少只为好奇,不觉初心,如今却成了环环相扣链条的重要一环,过往种种,历历在目,感慨有三。
1、为什么邪不压正?因为邪过了极限点之后就成了正,正则沦为邪,二者如同阴阳,相生相克,相互转化。
看金融和制造这一对跷跷板,早年,百废待兴,大炼钢铁,制造是老大,实业备受尊敬,随物资的丰裕,思想的搞活,金融开始兴起和繁荣,社会财富的主流变成了金融,而金融登峰造极之后,发现断了制造业的根基,于是制造业又开始被重视,美帝天天喊着让制造业回归就是例子,金融逐渐被打压。孰为正?孰又为邪?以正视听,这个词经常出现在哪里?哪里就是正。
越接近极限点,越是困难,亲眼见过黎明前的黑暗,一瞬间的黑,随之天光大亮。
战国策云,“行百里者半于九十”,人和人的差距就是从框架到细节的那个细节,有的人总是差不多就行,粗枝大叶,总被环境一次次打击,最后没了信心,自我放弃;有的人力求完美,精益求精,在细节处遇到了很多没想到、没想过的问题,甚至暗无天日,苦思冥想,最终踩着这些问题,走向卓越。
2、变化是缓慢的,悄无声息的,跨领域涉猎且时刻保持敏锐能够更快的觉察。往往巨大变化的最底层就是技术的那一点突破,原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随技术的进步变得触手可及,太多不可能逐渐从想法变成现实,不知不觉间,原来的边缘走向中央,原来的中央沦为边缘,就这样一次又一次的正邪交替。
找案例可以去看产业,十年前的主流产品是什么?主流技术又是什么?如今呢?多看几个行业,甚至是迥然不同的行业,必有大收获。
3、认知差、信息差、技能差三者叠加过后,可以是原子弹和炮弹的差异。
技术的突破源于对未来的向往,相信才是面对一次次实验失败的最强动力,接近信息的源头,笃信路径的逻辑畅通,苦练技能,面对很多人想不到或是浅尝辄止放弃了的,认知决定信念,信息决定先机,技能叠加效率,层层递进,赢得成果,这未尝不是一种区隔,一种壁垒。
以辩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人、看待事物、看待世界,是能否登上趋势这艘大船的重中之重,因为人只会做自己相信的事情。


今天是日更第 89
如果感觉可能对朋友有启发,欢迎转发,如果有话想说,欢迎关注后发消息给我。
点个“在看”让我知道你来过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醒知行悟):登不上这艘船,一切都是徒劳枉然

搜索——与世界对话

Wakening阅读(243)

搜是手段,索是结果。
就搜索来说,能表现的是找到信息的能力,其中存在非常大的不确定性,可能耗费半天时间,一无所获,也有可能分分钟搞定。
如同学习一样,成果远远大于过程,遗憾的是很多人,要么太急于求成,放弃对过程的关注,过度简化导致没有成果而放弃。要么太醉心于过程,忘记了成果,特别是遇到一个疑难杂症,沉浸其中,忘记了时间,等时间到了,颗粒无收。
近日,探索了一个新的领域,遇到大量陌生的问题,在一个链条上的4-5个环节,面临如何选择靠谱的服务商,而且都是英文,更甚者,无数拿佣金的引流者制作了大量网站,全网都是各种测评和攻略。遗憾的是,有些是两年前的了,而服务商的价格已经更新换代好几茬了。
面对这样一个复杂问题,首先是确定好自己的why,自己究竟需要的是什么?希望最终达成什么样的效果?牢牢守住这个基点,并以此进行拆解,细化出选择标准,生成和调整各种搜索关键字,然后多方搜集测评信息,最终汇集到一起进行决策。
一般来讲,分销商都喜欢推荐佣金高的产品,有点名气的网红或者牛人为了自己的人设则会推荐自己使用的品质靠谱的,在不同的测评中,大家喜欢相互指出各自劣势,突出和放大自身优势,以吸引用户。
搜索,就是根据大脑的理解,不断转化为关键字进行测试,不停的运行OODA,最终收集到一定的信息,然后决策,既不能幻想收集到所有信息,也不能过度简化,草草收集,万事皆有度,平衡就好。
这个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首先为了一点代金券或者优惠,进行了多次查看,其实总金额不高的情况下也省不下多少钱,这里揭示了人贪便宜的本性,需要从更高层面进行抑制。其次,在初次下单时候,总希望免费试用或者选择最低版本,过后再进行付费,关键时刻理性占据了上风,免费的是最昂贵的,体验不好,浪费时间精力,不如一次选择长期套餐,在好的条件下进行适应和探索。最后是对于工具的理解,服务是一种拿到成果的工具,而工具总有适用条件和不足,如果过度追求完美的工具或者盯着工具的劣势,事情也就没办法干了。能提高效率的就是好工具,阻碍效率的就要坚决舍弃,而不能被工具所绑架。
很多诺奖科学家自身也是制造工具的大师,因为他要的工具买不到,这是一个小众需求还没有被制造商所察觉和不愿意投入大量资金去做。包括很多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也都是出色的数学家,为什么?因为不会数学,没办法计算。
想成为高手,必须具备制造或者改造工具的能力。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醒知行悟):搜索——与世界对话

做正确的事,还是正确的做事?

Wakening阅读(260)

有一块地,长满了杂草,主人想了很多办法,雇人去割草,喷洒除草剂,草枯黄之后放火烧,怎奈,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后来有人出了个主意,除草之后,种上庄稼,后面就不怎么长草了。
这背后是什么原理?挤压生存空间,土地的面积是一定的,种庄稼多了,杂草就没有了空间。
想到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很多人总是抱怨和自责,效率不高,或者刷抖快,不知不觉几个小时过去了,于是开始寻找各种各样的工具,书籍和课程,希望能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进行改善,反复尝试,始终无法如愿。殊不知,这纯粹是绞尽脑汁的想如何除草,而没有去考虑破坏草的生长环境和空间。
我从来没有见过一个日程满满的人,线上沟通是随叫随到的。如果感觉自己总是效率不高,那就给自己尽可能多的安排事情,这些安排好的事情一定会挤压那些无聊空虚的时间,如果你还有时间看网文,刷圈,看视频,说明一天到晚的不怎么干正事,又叫做,闲的蛋疼。
如果一个人认为,时间是无穷无尽的,那么可以说,这个人相信长生不老。
如果一个人认为,时间是有限的,但依然在无所事事,那么可以认为这个人视自己为草芥
如果一个人认为,时间是有限的,努力给自己安排更多的事情,让自己忙碌起来,那么可以认为这个人非常尊重自己的生命。
有大神说过,人生只有三件事,做计划,执行计划的事情,处理突发的事情。那么如何开始计划事情?
做正确的事,还是正确的做事?
回到除草的故事,割草,喷洒除草剂,这都是事情,从结果导向来看也没有任何问题,考虑如何提高割草效率?如何选择霸道的除草剂?如何又快又严密的进行农药喷洒?这些都是如何把事情做的更正确,也能延伸出很多思路和方法,甚至创造出工具以提高效率,但是最终杂草春风吹又生。
这样看来,把事情认定为正确就太重要了,透过现象,直指本质,在关键节点发力的事情就是正确的事,确立了事情正确之后,再思考通过什么方法才是正确的做,不断尝试,最终集中全部资源去冲击,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安心等待成果就好。


今天是日更第 87
如果感觉可能对朋友有启发,欢迎转发,如果有话想说,欢迎关注后发消息给我。
点个“在看”让我知道你来过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醒知行悟):做正确的事,还是正确的做事?

你确定你吃一堑,就一定能涨一智吗?

Wakening阅读(267)

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这两个因果关联的要素组合,可以分为如下四种。

你确定你吃一堑,就一定能涨一智吗?

在我们工作生活中,右上象限是最理想的,所以很多人跑去学习,去看商业案例,去参加各种社群,看别人的经历和故事,就是希望能够降低自己吃一堑的代价,得偿所愿是最佳状态,但是如若学习的代价超过了吃一堑的代价,如果案例和经历有杜撰的成分,还未必能长一智,那就会陷入悖论怪圈。

大部分人和事,在右下象限,看别人如何,反正不是自己遇到,再说自己以后也未必会遇到,敷衍的看或者压根不看,在开会时候经常见到,有人在讲自己遇到的问题和教训,其他人玩手机、发呆,反正就是大脑休眠。

这个右侧象限,都是看别人,一个是认知到了看别人的重要,主动去看,另一个是短视,只盯与自己有关系的事,别人的内容主动忽略。

左上象限,是典型的一份付出,一份回报,要想得到经验,必须自己踩坑,遗憾的是,有些坑,你掉进去了,就再也爬不出来,堪称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左下象限是典型的大脑愚钝,吃了一次亏还不够,下次遇到还得犯。

如此一来,我们就有了一把看不见的尺子,回顾自己经验智慧的增长,是源于看见了别人的教训,还是自己打疼了记住的,又有哪些错误,一而再的发生,其背后根源是自身懒于思考,还是压根就看不明白,进而采取措施,对症下药。

懒于思考的,就去强迫自己注意观察,时常总结;看不明白的,就需要切实下苦功夫补课,早点荒废的时光到了买单的时候,如果现在不赶紧改变,未来代价会更大。

今天偶然见到了两个网红经济学家的言论,仔细品读回味,总感觉不是味道,于是根据《搜索的技术——从0到1人人都能成为搜索高手》(关注后免费下载)提到的方法,多个渠道和关键词进行搜索,最后发现就是一到处坑钱的,内容充满了诡辩,把经济学的枯燥加工成了生活中的常见案例,可问题是可信度有多少,杜撰程度有多少?

为了达成自己的某种目的,为了吸引庞大的用户流量,对内容进行了艺术性加工,这就是典型的右上象限遇到的事情,一旦自身无法客观或者无法完整全面的看到这吃一堑,后来收获的长一智几乎是无从谈起。就这个事情本身归属到了左上象限去了。



今天是日更第 86

如果感觉对朋友有启发,欢迎转发,如果有话想说,欢迎关注后发消息给我。

点个“在看”让我知道你来过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醒知行悟):你确定你吃一堑,就一定能涨一智吗?

别让自己成为一个复读机,一定要去创造

Wakening阅读(256)

时下,信息铺天盖地,有很多相似相同的内容频繁出现于不同的渠道和平台之中,每个人都需要诚恳的、认真的、安静的想一下,自己转发一条信息、转发一个朋友圈的目的是什么?

是自我情绪的宣泄?是自我价值的标榜?是有效信息的传递?还是为了获取某些廉价礼品而不得不转?

此起彼伏的热点事件带来奔涌的巨大流量,在如此浩瀚的信息海洋中,你发我发大家发,不过是沧海一粟,海洋中的一滴水而已。

疫情让更多的线下走到了线上,其在线的目的和本质究竟是什么?商业的社会,一切的指向都是利益,利益的前端是精准的流量,再前端是差异,是人的差异,是产品的差异,是组织的差异,是环境氛围的差异。而复读机天生是差异的死对头。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组织与用户之间的关系是追逐还是吸引?

是你不停的转发各类视频、各种鸡汤、各种晦涩难懂的文字,甚至点对点推送给所追之人?还是一家公司疯狂对用户进行轰炸?所有人都讨厌被推销,尤其是浓浓的自以为是、自以为很懂你的话术套路,成功率和转化率至今是多少组织挥之不去的痛?这有点类似于钱和人的关系,人追钱,越追越远,钱追人,越聚越多。

有句俗话,武大郎玩夜猫子,什么人玩什么鸟! 话虽粗俗,但形象生动的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人都有喜好,进入大数据时代,网络巨头们很容易从你的浏览记录、你的cookie、你的每一个行为中,精准计算出你的喜好,所以抖音、淘宝、美团的界面,前些年就开始变得人人不同,千人千面。

以有限的自我、有限的时间、有限的精力、有限的资源,去进行成功率极低的追逐,怎么看都是一笔不划算的投资,都是一个死局。

创造意味着风格的选择,意味着选择了树木,放弃了森林,创造意味着断舍离,但是鲜明的风格天生具备浓烈的差异化,跟着蜜蜂找鲜花,跟着苍蝇找厕所,吸引力法则随处可见。

玲珑棋局,向死而生。放弃了追逐,不见得就不会取得成果,原来属于追逐的大片时间精力资源开始闲置,就可以从容淡定的进行思考,可以打碎再重组的创造,不要一门心思认为无中生有才是创造,中国汉字你都认识,凭借对汉字进行组合拿到诺奖的是莫言,而不是你。

创造,你有选择权。

作品,自带传播力。



今天是日更第 85

如果文章对你有所启发,有话要说,欢迎关注并发消息给我。

点个“在看”让我知道你来过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醒知行悟):别让自己成为一个复读机,一定要去创造

生命是什么?

Wakening阅读(257)

生命是什么?

命是生死之间的连续线段,以时间为单位进行计量,不可逆,至少在这个世间只能单行。

对于生命这条时间线段,古今中外牛人们都有表述,庄子曰,“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淮南子》云,”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爱迪生说,“人生太短,要干的事太多,我要争分夺秒。”还有陆机、鲁迅、富兰克林、巴尔扎克、歌德等等无数先贤留下了众多与时间有关的金句,数不胜数,如璀璨星光在夜空中闪耀。

生命的关键要务又是什么?求存,身心灵全方位的存在。

当身体被禁锢于囹圄,被禁锢于病榻,就会力有不逮,就会消灭众多的可能,只能目送时间的流逝。

当灵未曾觉醒,心就会迷失,会被遮蔽,忙碌又空虚,烦恼又妄想,谓之无明。

如何拓展这线段的长度和宽度呢?

破开心灵的枷锁,觉知自身的无知愚昧和懦弱,才能推开觉醒的大门,看清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坚持的,什么是舍弃的,什么是忽略的,什么是危险的,什么是不能尝试的,错一次就没有然后了。

远离一切可能对身体产生外部或内部禁锢的东西,远离耗损,接近滋养,构建良性系统与环境。

身体不能决定心灵去思考,心灵也不能决定身体运动、静止或做其他任何事情,不论是心灵还是身体,总有一个在启动,在正行,因为意识之光不会照耀静止之处,因为它们已经固化,无法被人感知,除非间接地与进化节点产生联系。

奥斯特洛夫斯基这样认为: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觉醒内我,尘尽光生,共勉。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醒知行悟):生命是什么?

颠覆这个宿命,谁都逃不掉。

Wakening阅读(258)

这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有边界。阴极则阳生,阳极则阴生,物极必反。

商业中,资本的逐利性决定了企业在利润最大化上追求卓越和极致,不断投入资源推动技术的高速发展,为了提升业绩,就会逐渐聚焦于顶层客户,逐渐放弃那些不赚钱的客户,随技术的进步,和它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就会形成市场空白,就有企业为了服务这些空白而诞生。新企业为了更高的利润,又开始不停的突破和追求极致,又给后来者留下了空白,留下了颠覆的机会,直至颠覆者出现,周而复始,循环往复。

一代代人们的成长和退出,也是如此,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成长环境,有属于自身的机会,也有自身的空白和软肋,这空白和软肋,要么看不到,要么看不起,只能等下一代人去发现和把握。

佛家讲轮回,在周易,水火既济,火水未济,不断循环

天道是平衡,不绝弱者,也不会惯着强者,强大到极点,就会发现有些人,有些物,是专门为了克你而生,当你弱小的时候,这些克制你的人和物是不会被你所注意和关注。

一个很经典的案例,美国小钢厂如何打败大钢厂。二战时对钢铁需求量特别大,美国出现了一些巨型的钢厂,但是战争以后一次性大批量的需求就减少了,于是出现了很多小厂,投资小,可以小批量满负荷生产,就有了20%的结构性成本优势,当时市场分四类,

颠覆这个宿命,谁都逃不掉。

巨头们重点生产市场大利润高的钢板,也乐于把钢筋外包给小厂。小厂们就这样逐渐占领了整个钢筋市场,当巨头们退出钢筋之后,小厂之间的成本相似,开始在钢筋市场进行价格战厮杀,技术越来越好的就开始介入角钢市场,这里巨头们依然因为市场少,利润低不去做,之后钢筋的价格战在角钢、结构钢重复上演,最终大概1990年前后,所有的大钢厂都退出了北美市场,被小钢厂逼的破产了。

一个企业,当毛利率越来越好,品牌越来越强,市场占有率越来越高之后,就不会去干脏活累活了,越来越追求自己进步,身后留下了越来越多的空白,因为你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一次也只能通过一条路登顶,所以这些空白就是后来者颠覆你的机会。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醒知行悟):颠覆这个宿命,谁都逃不掉。

若无困境,何来突破?

Wakening阅读(258)

再过20天,又到辛丑年,曾经那年,外敌压城,中堂写下了一个肃字,以肃毅伯的身份签署了最后一个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以此为标志,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屈辱到了极点。

盛极必衰,否极泰来,两甲子之后,中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主要经济体,当年的列强们则在衰退和疫情双重打击下,无法自拔。

国家是这样,个人同样如此,你苦苦突破的瓶颈一定会带给你最大的收获,就如同草原上的驯马,因所驯之马多为生马,性格暴烈,见人连踢带咬,无法靠近,剽悍机敏的骑手用套马杆将马套住后,与其并行奔跑一段路程,伺机接近,敏捷果断跳上马背,生马自是暴跳如雷,狂奔乱叫,而驯马手却随着马的顽悍和倔强的姿势而顺水推舟,不断改变骑法来应对,直到马声嘶力竭,被迫制服。这中间稍有差池,就被烈马掀翻在地。

一个驯马师,驯服的烈马越多,自身实力越强悍。越烈的马,驯服之后对主人的助力也越大。

玄学有句话,“太岁当头坐,无灾也有祸”,所以人们谈“太岁”就色变,其实犯太岁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严重,因为代表着变动与冲击,就是一道槛,过不去,就被其蹂躏,冲过去,就成为你坚实的后盾,甚至可以抓住这难得的变动机会,大举突破,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

还有个例子就是疫苗,将病原微生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等方法制成,当动物体接种后,免疫系统便会产生一定的保护物质,如免疫激素、特殊抗体等;当动物再次接触到这种病原菌时,免疫系统便会依循其原有的记忆,制造更多的保护物质来阻止病原菌的伤害。

我们所见到的高手,哪个不是身经百战,穿过血山尸海而来呢?踩坑越多的人,经验越丰富。

困难和瓶颈真的都是送经验值的,是加速升级的好食材,是前行动力的好能量。

杀不死你的,只会让你更强大。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醒知行悟):若无困境,何来突破?

醒知行悟——自我觉知与行为突破

友链1:外贸老司机友链2:三三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