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如何在命运的河流中如鱼得水?

Wakening阅读(207)

每个人眼中都有自己的世界,从记事开始,不断探索,总结归纳,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判断标准和行事原则,这些可以称为一个人的风格和习惯,这习惯决定了命运。

如何在命运的河流中如鱼得水?

为什么说习惯决定命运呢?因为大脑是个懒蛋,遇到事情先从记忆里扒拉相似的经历,一旦找到,选择性忽略掉细节差异,直接按照习惯来处理事情,习惯里藏着一个人的优势,所以习惯可以成事,助力一个人走向成功,但是优势的反面是劣势,优势越明显,劣势越突出,这劣势一旦被哪些忽略的细节差异进行发酵,很可能形成灾难性后果,故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之说。

因为习惯决定命运,所以要想改变命运,先改变习惯,或者对习惯有清晰的认知,习惯当如水般无常形,暗含某种规律运行,扬长避短,通过压缩时间带来的强化快速形成,不著于物,不着于相,不拘于形,方能得其本,遗憾的是,很多人总犯教条主义或者权威主义的错误,每一次的成长背后都是经历的挫折,也是自身思维认知的显现。

如何在命运的河流中如鱼得水?

于是会有,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为什么会塌?多数情况是因为他发展太快,进入了自身的无人区,而一定没有配备罗盘和地图,无知者无畏的态势去未知的丛林探险,最终被丛林法则所灭。

如果希望在命运河流中如鱼得水,首先运用多种不同系统,尝试多种视角,努力看清命运之河,熟悉其习性和规律,其次做好自身建设,用系统和体系的力量对冲掉大脑的懒惰,这系统和体系可以从概率上加一道保险,再次是定期对系统更新和迭代,这一步可以避免很多环境变化带来的水土不服。

知易行难,每一步都有着很多可以影响结果的细小变量,如果要驾熟就轻,唯有大量实践和高水平的经验,所以说知道道理的人多,但只有袁了凡在命运中取得了突破。

如何在命运的河流中如鱼得水?

误区:

1、笃信那些未经证实的片面因果论

2、对经过检验的渠道要敢于拿来就用

3、抓矛盾控制矛盾边界的自以为是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醒知行悟):如何在命运的河流中如鱼得水?

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信息?

Wakening阅读(183)

信息是什么?

信息,指音讯、消息、通讯系统传输和处理的对象,泛指人类社会传播的一切内容。人通过获得、识别自然界和社会的不同信息来区别不同事物,得以认识和改造世界。在一切通讯和控制系统中,信息是一种普遍联系的形式。创建一切宇宙万物的最基本单位是信息。

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信息?


“信息”一词在英文、法文、德文、西班牙文中均是“information”,日文中为“情报”,我国台湾称之为“资讯”,我国古代用的是“消息”。信息奠基人香农(Shannon)认为“信息是用来消除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控制论创始人维纳(Norbert Wiener)认为“信息是人们在适应外部世界,并使这种适应反作用于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同外部世界进行互相交换的内容和名称”。经济管理学家认为“信息是提供决策的有效数据”。

在这个信息铺天盖地的时代,泛滥成灾,泥沙俱下

哪些才是对我们有用的信息呢?

1、与主题相关的信息

至关重要,界定有用的标准就是相关性,明确目的才能确认是否相关,接受推送是丧失了选择权,吃别人嚼过的馍,这个类别中,只有主动搜索,评估搜索结果,不断优化核心关键词,最终找到更多相关的信息,也可以理解为第一步粗筛。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为一棵树,放弃一片森林,既是聚焦,又是一种豁达,放弃才能成就选择,才有效率。

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信息?

2、不透明不对称的信息

这个类型中,信息的价值取决于稀缺性,简单讲就是你知道,别人却不知道的,并且十分重要的信息。比如某些上市公司核心管理层进行的并购重组,自己知道,外界并不了解,但是会对股价产生中重大影响。与之对应的是,那些很重要,你知道我知道大家都知道的信息,缺乏不对称性,其实没什么价值,

3、可以数据化的信息

单条信息的有其意义,但具备很大的偶然性,如果一批类似信息汇集在一起,看到了某种规律,这个就容易变成第2种,不对称的信息,因为很多人缺乏去观察和分析的主动性,也就是缺乏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

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信息?

在这个时代,信息就是生命,一点都不夸张,深刻的理解信息的重要性,善于挖掘信息,整理信息,并且透过大量信息看到其背后的含义和内容,随之采取对应的行动,享受过程,瞄准结果,才会越来越好!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醒知行悟):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信息?

很多人能说话,就是不会说话

Wakening阅读(233)

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听别人介绍情况,絮絮叨叨了半天,听得云里雾里,不知道对方想干什么,再或者想说点什么,刚说个开头,就被对方粗暴的打断,我相信大部分人都经历过,就表达来说,表是手段,达是目的,无法达到目的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又如何改善呢?

很多人能说话,就是不会说话

原因有三:

1、沟通双方知识储备和认知相差太大;

2、输出方以自我为中心或者知识储备不足;

3、接收方自以为是,不等对方表达完成,就臆测想象对方意图。

改善方案:

1、双方如果主动进入沟通,可以出现向下兼容,在沟通目的的引领下,高段位具备耐心,低段位做到虚心,很容易实现沟通目的,但是如果双方是被动进入沟通,就会流于形式,心里默默的互道一声傻X,不欢而散。

2、输出方换位思考,以接收方的视角进行表达,需要用心感受对方,确立合适的表达结构和顺序,同时合理的遣词造句,少用“全部”“都”“一定”等绝对性词汇,因为对方随便举一个反例就可以推翻你的内容,再就是结合接收方的背景,选取精妙的案例和通俗的比喻,能够让对方秒懂。

比如厨师和大夫分别找你问路,你的回答路线中的参照物一定是不同的,告诉厨师,目的地在某个饭店的旁边,面对大夫,则是以医院或诊所为参照物进行描述。同理,开车的人问路,告知对方走几个红绿灯,目的地在左手边还是右手边,而乘公交的人,你只需要告诉坐哪一路车,到哪个站下即可。这些建立在你对城市区域分布非常熟悉的基础之上,如果自己也一团浆糊,那无论如何都是表达不清楚的。

3、接收方需要的是耐心,压抑自己“我懂的”冲动,多听对方表达,很多时候,真的和自己想的不一样,接收方依然需要具备换位思考的能力,思考对方到底想表达什么,多听少说,提出关键性问题,这些都是有效沟通的法宝。

如果人人都能够具备及格水平的精准表达能力,这世界就能少很多误会,也会给人们提高沟通效率和效果,解放出很多的时间,创造更多的可能。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醒知行悟):很多人能说话,就是不会说话

春雪

Wakening阅读(223)

你本是冬的宠儿

却错在春出现

春雪是一个故事

刚刚开始就走向结束

春雪是一个秘密

飘零的生命变成回忆

生命的故事永远是个谜


漫天飞雪,在这个季节,落地后快速消融,化作一滩泥水,如果生在上一个季节,一定是最美的风景。
一个人,在适合的环境中,扶摇直上,成为风景,如若明珠暗投,则是玷污沉沦堕落。生命周期如此之短暂,甚至如昙花一现,
以上状况,可以称为适配性不好,错位,时间窗口关闭了,再去做事情,被环境生生碾压,碾压的渣都不剩。

所以人要搞清楚自己人生的剧本,

不是你父母的续集,不是你子女的前传,

更不是你朋友的外篇,

既然冰雪一定消融,生命注定失去

不妨冒险大胆一点!

春雪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醒知行悟):春雪

一个人行为表现千差万别的背后

Wakening阅读(208)

成长和日常环境决定基础认知,基础认知决定了通过什么样的渠道,关注和消费了哪些信息,信息影响着思维,思维又决定了行为和做法。

一个人行为表现千差万别的背后

种种行为的不同表象,甚至相同的表象背后都有极大的差异,差异源自思维,思维很抽象,换成具象一点的话,评价体系,自我评价体系和外界评价体系二者所占比例之间的博弈,决定了一个人的外在行为,以及行为的尺度和边界。

外界评价体系,是经由外界反馈来决定自己采取什么样的行为,比如,别人敬你酒你不喝,别人会不会不高兴,别人约你去逛街,不去是不是伤害友情,为了和谐,不顾自我承受力,只为树立良好印象,甚至于点头之交的道德绑架,自己乖乖就范。归根结底是,担心外界如何看待自己,为了那个虚的形象,而不得不采取的行为,甚至违背自己的本心,进而产生自我能量消耗和撕裂,讨好型人格可以说是典型代表。从守恒角度来说,在某个环境愈压抑,在另一环境或者某种诱因之下就会呈现出越强的攻击性。

自我评价体系,是高质量的开放式自迭代系统,绝非封闭式活在自我中心之中,两者相似之处都是以自我为主,首先内心强大,无视外界反馈和影响,不同的是一个标准是开放包容更新,一个标准是封闭僵化。大部分我行我素的人都属此类,有人力排众议,坚持己见,终获成功,有人固执己见,最终被时代和组织抛弃。

一个人行为表现千差万别的背后

每个人的思维都是这三种体系的混产物,区别在于所占比例差异,只有高质量开放式自迭代的自我评价体系占比60%以上,才可以说这个人有主见,能够做出相对合理的判断和决策,从概率来讲已经立于不败之地。

在人与人交互过程中,体系的差异决定行为差异,体系的内容决定了边界和尺度,人的差异决定了融洽与否,所能看到的表象都是这些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结果(状态)一致,原因真不一定也一致。

无论如何,求存优先。

看清是为了制定更清晰的求存策略。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醒知行悟):一个人行为表现千差万别的背后

那些敢于挑战不可能三角的人,总是让我钦佩不已

Wakening阅读(230)

不可能三角(Impossible trinity)又称三元悖论或不可能的三位一体,是国际金融学中的原则,指一个国家在“独立的货币政策”、“资本的自由流动”和“稳定的汇率”,三者不可兼得,只能符合其中两个。

那些敢于挑战不可能三角的人,总是让我钦佩不已

一、区块链中的“不可能三角”:去中心化、安全和高性能

去中心化(计算性)是拥有大量参与区块生产和验证的节点,一般节点的数量越多,去中心化程度越高。

安全性是获得网络控制权需要花费的成本,通常在共识机制的设计中锚定现实世界的资产,例如工作量证明机制(PoW)锚定的是算力。

交易性能(效率)就是每秒处理交易的笔数(TPS)。造成区块链性能低下的主要原因是每笔交易都要在所有节点上达成一致。

那些敢于挑战不可能三角的人,总是让我钦佩不已

二、B2B 电商“不可能三角”:“高毛利”、“高周转”和“大规模”

1、做到高毛利跟大规模的,周转低

2、做到大规模与高周转的,毛利相对低

3、做到高毛利与高周转的公司,规模会相对较小


那些敢于挑战不可能三角的人,总是让我钦佩不已

三、投资理财“不可能三角”:收益性、风险性和流动性

收益性,就是这个投资能带来多少回报,一年5%还是一年50%?

风险性,就是这个投资靠不靠谱,会不会亏损?老板会不会拿钱跑路?

流动性,指的是把投资品再变回现金的速度和能力。

1,满足收益性和安全性的资产,不能满足流动性;

比如说房子,房产在过去一直是中国老百姓最爱投资的资产,但房子的流动性天然就比较差,再加上现在大量城市推出的各种调控措施,包括最直接的限售,让投资房子的流动性几乎被完全打掉。

2,满足安全性和流动性的资产,不能满足收益性;

最简单的例子是活期存款,货币基金等。安全,也随时可以转化成现金,但是收益较低,也就是跑不赢通胀。

3,满足收益性和流动性的资产,不能满足安全性。

当你遇到一个投资品,宣传收益高,又安全,还能随时提现,这个时候就要多长一个心眼,十有八九是遇到投资骗局了。

四、一流大学“不可能三角”:一流大学、顶尖学者和行政涉足
一流大学追求学术上的“伟大成就”和“国际影响”,顶尖学者则要求治学环境公平、思想开放、理论自由,行政涉足则意味着,用非学术的手段去影响学术思考。
如果你认为自己已经是一流大学,而行政干涉过多,就很难再招聘到顶尖学者,没有顶尖学者就无法维持一流大学的水准。
如果学校用钱招聘来很多顶尖学者,但行政干涉过多,那这些学者也很难发挥出自己的能量,一流大学也难以建立。
五、生活中的“不可能三角”:学习、社交、睡眠。
如果既想学新技能又保证社交,一般就要牺牲睡眠;如果想要保证学习又想睡好,肯定没办法每天晚上出去浪;

那些敢于挑战不可能三角的人,总是让我钦佩不已

六、职场招人的“不可能三角”:能力、忠诚、薪资
能力强、工资要求不高的,多半干不了一年就跳槽去了更好的平台;能力强又踏实忠诚的,薪资水平也得跟上;而价钱便宜、又愿意留守的,大概率干起活来不咋地……
七、写作的不可能三角:日更、原创、高质量
我发自内心的钦佩那些敢于对“不可能三角”说,“不,可能!”的人,钦佩那种视死如归,誓把南墙撞穿的劲头。
只听过断臂求生,没听过断脑求生,所以,手脚需要大脑,大脑未必需要手脚,冲击“不可能三角”,要么是鸡血灌多了,要么是脑袋坏了,结局或惨烈,或壮烈,案例库这片夜空已是繁星点点,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

那些敢于挑战不可能三角的人,总是让我钦佩不已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醒知行悟):那些敢于挑战不可能三角的人,总是让我钦佩不已

搜索过程必不可少的拨茧抽丝!

Wakening阅读(215)

面对陌生领域的陌生问题,如何快速理出头绪,并快速取得进展?

在很多大型数据库中,类似谷歌,只会有一个搜索框,如果不能很好的定义关键词,永远无法找到你想要的内容。而关键词来源于问题和诉求,这里的描述很多时候是外行的,不贴切不恰当的,就出现一个问题,如何变化关键词,以什么原则进行变化?

首先,见大行远,先去找高端高维的组织,寻找针对这个领域的完整报告,就算找不到或者找到一些做广告的,也能发现相关的资料,可以从这些结果中快速提取关键词,并测试,同时查找来源,直接去来源进行定向搜索。

其次,尝试某些专门提供报告文献的地方,知网这样的地方也有不少,维普资讯、读秀资源、超星数字、国研数据、龙源、博看、万方逐个按照不同关键词测试,这些专业强的地方,容易找到真实翔实的报告和论文。

这背后最重要的是,快速切换视角,快速寻找相似相同和共性,建立在充足的知识储备和长期大量刻意练习的基础,还需要对结果进行快速甄别,收集收藏下载还是略过,需要不停的判断和决策。

搜索过程必不可少的拨茧抽丝!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醒知行悟):搜索过程必不可少的拨茧抽丝!

穷山恶水出刁民,刁民只是背锅侠

Wakening阅读(169)

匮乏、短缺、稀缺,这几个词的背后,潜藏着造成很多事情的根本。

以前有句老话,“穷山恶水出刁民”,说的是自然条件很差的地方造就了,穷凶极恶、愚昧无知、目光短浅、急功近利、自私自利、为非作歹、无恶不作,坐井观天具有牲性的“刁民”群体。是群体,而不是个人现象。

穷山恶水出刁民,刁民只是背锅侠

在我看来其背后是机会和资源的匮乏,导致人们开始创造新的获取资源和利益的方式。再比如,很多经济条件落后的地方,乱收费相对多,其实是正常的收入不足以维持,只能增加名目,有人可能会说,可以搞创新创收,对于那个状态的他们,创新难度极大,吃柿子捡软的,人都知道选择最省力的方式。

穷则变,这里的穷即是匮乏,穷尽,再没什么可以依靠,现实的压力之下才会求变,是变好还是变不好呢?这在于心性价值观的选择,毕竟大脑是个偷懒的器官,人也是投机性很强的动物,如果没有强约束,必定走最容易的,哪怕以后无路可走也无所谓,毕竟先解决眼下的问题再说,因为匮乏与短缺。

曾经差点溺水,在池塘偏中间的位置往下滑,手忙脚乱中抓住了旁边小伙伴的胳膊抓得太近了,隔壁上的印子好多天才下去,在水中,惊慌之下,无任何能抓的东西,好不容易抓到哪敢轻易松,又像是扔给狗一块骨头,想从狗嘴里掏出来,可以想象那个时候狗嘴的咬合力和即将爆发的攻击性,与之形成对应的就是,天天吃鱼的猫,老鼠从旁边路过依然视而不见,饥不择食,吃撑了则挑三拣四。

穷山恶水出刁民,刁民只是背锅侠

拿薅羊毛来说,羊越少,被薅的越狠,羊多了,每只都一点点,反而更容易实现良性发展。

换到公司经营和销售工作也是如此,如果只有1-2个客户,就会为了自己的求存,猛加利润或者拼命压榨,导致客户渐行渐远,归根结底是被吓走的,而客户多了,则不会急功近利,杀鸡取卵。

再比如说,缺什么炫什么,秀恩爱,死的快。其根本也是通过秀,营造出心理的假象对冲根本性的缺乏,泡沫的破裂成为必然。

透过匮乏短缺,可以很好的解释某些不可思议的现象,也可以将这一原理用于实践,发现未来之门的密码。

由此具备一眼看到底牌的判断,哪些不符合规律的事不可为,哪些则可以推波助澜,从而更好地适应生存结构,有利于自身生存。所以俗话说,唯上智与下愚足以成事, 只有中间群体会陷入自己编制的幻觉不能自拔,并进行自我消耗。

穷山恶水出刁民,刁民只是背锅侠

由此可得出,资源匮乏程度决定了心态是否急功近利,匮乏短缺中,往往难以做出理性决策,因为可能等不到长期主义的收获就已经饿死在一日三餐。在物质匮乏状态下,如果想打破这个自我强化的恶性循环,要么降低欲望和诉求,也就是在无形中降低了匮乏度,要么丰富和充盈精神内容,以此逐渐跳出负面强化循环。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醒知行悟):穷山恶水出刁民,刁民只是背锅侠

宁静退团、人寿员工举报、众评李焕英,这些和自身的关系与意义是什么?

Wakening阅读(216)

自从各渠道有了热搜之后,明星艺人们费尽心思把自己搞上去,恨不得天天霸榜,还有的人恨不得销声匿迹,低调行事,但吃瓜群众兴趣实在太大,热度经久不退。

宁静退团、人寿员工举报、众评李焕英,这些和自身的关系与意义是什么?

如同钱钟书所说的围城,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套用热搜就是,有的人想上总上不去,比如哪个冲击20几次依然不成功的男艺人,有的人恨不得没人关注,悄悄把事抹平,可这一切很真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其背后有这门注意力生意的运行逻辑,知乎、微博、百度等这些平台方自然希望越火爆越多关注,在不触碰高压线的情况下,尽可能地惊悚、出位,制造冲突吸引眼球,才能在多个渠道中胜出。

今天看到一句话,游戏中的免费玩家只是人民币玩家的道具。这话虽然狠,仔细听来简直太有道理了。人民币玩家毕竟太少,如果一款游戏没有免费玩家充斥其中,游戏的乐趣可能少了八成。

宁静退团、人寿员工举报、众评李焕英,这些和自身的关系与意义是什么?

作为热点事件来说,如果没有大量的关注,自然无法形成热搜这个机制,其背后的盈利模式也无从谈起。这里可以列一个公式,注意力关注度 *   用户数量 =  热搜。从吃瓜群众的角度来看,人家是在做一门生意,你只是几千万分之一的流量而已。

热点们过后,你还是你,不会的依然不会,唯一的区别可能就是,你比上个月或者上个年度的那个你力不从心了些许。

假如关掉一切热点推送,可以测试自己能坚持多久, 看看会发生什么?

太阳依旧从东方升起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醒知行悟):宁静退团、人寿员工举报、众评李焕英,这些和自身的关系与意义是什么?

别闹了,你那是卧倒装死,不是守拙

Wakening阅读(211)

很多看起来可做可不做的事情,搂草打兔子的事情,顺手搞点利益,无伤大雅无关大局的事情,都是有毒的,甜蜜的毒药,依然是毒药。

别闹了,你那是卧倒装死,不是守拙

《如何给自己挖坑》一文提到,高估当下的自己,高估自己做事的水平,都属于给自己挖坑,看起来很成功的事情,其核心动因真不见得是自己,可能是环境和趋势,也可能是概率,如果靠此孤注一掷,迟早被世界吃的渣都不剩。

连日来,波澜壮阔,13年来,首次进入自己未曾触达之地,不敢居功自傲,也不敢膨胀,清晰的明白背后有大神对政策的预判断,有机缘造就的信息传递,还有多渠道的信息印证排除风险,如此这般,叠加外部环境的形势的挤压推动,硬要说自己,大概就是用对长期主义的理解抵住了一些短期诱惑,保持了心神安定,保持了能量充盈。

别闹了,你那是卧倒装死,不是守拙
决策,最耗能量,大部分只知道要不要结束一个状态比如要不要买一个价格昂贵的喜欢的衣服,反复权衡,其实一件昂贵的衣服要不要扔掉,同样也是很纠结,如果在不断纠结中反复拉锯,待能量消耗殆尽,随机胡乱决策,结果基本属于靠天吃饭。那怎么才能减少能量的消耗呢?
之前曾经无知的和人聊起,苹果的价格高是因为储藏时间长,冷库耗电多,遇到业内人士,发现电费成本摊到苹果极少极少,因为最耗电是频繁的开关冷库大门,而大量一次性把冷库装满,只有在初期从常温降至冷藏温度耗电,冷藏之后,维持温度耗电极低极低,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每一款车都有一个经济时速,启动提速是最废油,真正提高到经济时速之后,维持该速度油耗最低。再就是很多制造企业,正常资金流动之下,有条不紊的运行,而一旦各种原因停下来,有些可能永远都开不起来了。其背后也是启动最耗资金,当所有者无法筹集到启动资金时,只得接受停摆坠落的结局。
不动如山,千年王八万年龟,这玩意运动极其缓慢,消耗就少,自然长寿。缓慢,意味着放弃对速度的追求,意味着放弃太多唾手可及的诱惑,维持不动状态,耗能最低。

别闹了,你那是卧倒装死,不是守拙

守拙,并非傻乎乎卧倒装死,而是看清本质之后的选择,是源于内心的笃定,源于对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理解,无论与人沟通、项目合作、又或者个人成长和投资,都需要守拙之心,明白自己的渺小无知,敬畏世界,才可以活得久一点,成就多一些。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醒知行悟):别闹了,你那是卧倒装死,不是守拙

醒知行悟——自我觉知与行为突破

友链1:外贸老司机友链2:三三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