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科学中,信任被认为是一种依赖关系。在心理学中,信任是向他人暴露自己弱点的行为。在管理学中,信任是一方放弃了对另一方的监督和控制的能力,宁愿使自己暴露弱点,处于风险的环境中,相信对方不会损害自己利益的信念。
信任是由个人价值观、态度、心情及情绪、个人魅力交互作用的结果,是一组心理活动的产物。信任他人意味着必须承受可能受对方行为伤害的风险。
信任概念由于其抽象性和结构复杂性,在社会学、心理学、营销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不同的领域定义不同,但是达成共识的观点是:信任是涉及交易或交换关系的基础。根据形成信任的各方又可分为,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组织,组织与组织三种类型。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 ,失去信用,人人远离,上了失信名单,在这样一个信用社会可以说是寸步难行。
一旦涉及到组织,就有组织利益,高价值的,组织会用最简单直接有效的方法去解决,商业银行不考虑你做人怎么样,那么多的人,也关注不过来,只关心你的信用记录如何,只关心你是否按时还款,你不还款就是风险。通过调取信用报告,通过一系列标准与报告进行匹配,从而决定是否交易,如果是低价值,其最坏结果组织能够承受,也能快速交易。这些只要拥有漂亮的信用报告就能无往不利。
个人打交道,项目繁多,通过调取信用报告也不见得管用,对人的准确判断和把握更重要一些,很多人说,先做人后做事,也对,也不对,因为做人这个东西是看不到的,是虚的,事才是实的。
交情是相互麻烦出来的,本质就是在一次次共事过程中,呈现出了各自价值观和风格,最终建立信任,到最后,最初的事反而忘记了,只是化作大脑中的印象和记忆,通过共事过程中多方的表现与自身是否趋于一致,就是三观合还是不合。
这信任就是一个账号,通过一次次共事,展现出自身的三观,是存款,求助别人就是取款,信用足够好,甚至可以透支,但是透支多了就上了失信黑名单了。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醒知行悟):一生中唯一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