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在很多地方,特别是人口众多的大家族,走亲戚、打电话、发微信,互相传递一些不说白不说,说了也白说的无效信息,进行着一次次坐立不安、没话找话的尬聊,这些行为从春节假期中切走了一大块时间,虽然也有一些人响应号召,就地过年,呼朋唤友,玩的不亦乐乎,这里面相当一部分如果返乡,瞬间变成上一个群体。这样一个既不经济又不高效的风俗为何年复一年的重复着?
1、传说,大家除夕夜燃放鞭炮,驱赶年兽,彻夜不眠,次日挨家挨户询问是否平安
2、强化信任感,人类学有过介绍,见面的废话其实是传递善意,构建信任,才会有之后的交易或者协作。这一点在销售活动中也可以得到佐证,与客户见面寒暄破冰,基本也都是没什么养分的废话,但确实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3、我们在农耕时代的时间太久太久,对群体协作以及互相帮助的诉求非常大,依靠血缘和地域关系这条强有力的纽带维系着彼此,尽管在高铁和互联网的双重冲击下,逐渐弱化,但其作用依然不可忽视,拜年是对纽带的增强,是对脆弱的互信关系的更新维护。
随社会结构的演变,商业社会来临,更加重视个人能力和契约精神,不同年龄结构和不同区域的人之间思想观念出现了巨大差异,各种形式并存,考虑到人的从众心理,不想特立独行,很多人一边不得不进行着某些内容,一边抱怨着,这些人就是被节日以及附着节日上的文化所裹挟,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其他方面也会被裹挟,而还有一些人思路清晰,不论是拜年聚会,还是登高独处,又或者寺院祈福,能够充实的按自己的想法度过假期,哪怕计划执行的不好,未来必然是属于他们的。因为执行是技术问题,而非思想问题。
写到这里,忽然想到一个抽烟的段子,有人每次抽完都唉声叹气地说,抽烟有害身体健康,此类人都不长寿,还有人则说,饭后一只烟,赛过活神仙,与烟草带来的影响相比,思想带来的伤害更大。
能解决就去解决,不能解决就去承受,抱怨只是无能和无奈的表现。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醒知行悟):你是否正在被节日所裹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