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一个非防疫产品出口量意外爆发引起的思考

Wakening阅读(241)

此消彼长,能量守恒

现象是多种要素叠加作用的结果,面对现象的态度是否积极决定了个体受损还是受益,能否取得成果。

11月20日,2020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在武汉开幕。工信部部长肖亚庆致辞:要坚定不移推进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系统布局5G、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相关报告披露,目前已经有近20个省市明确了对“5G+工业互联网”的政策支持。在此次大会上,华为和多家产业伙伴联合发布了业界首个白皮书《5G确定性网络+工业互联网融合白皮书》。

为什么要大力发展5G?这个问题高层有高层的想法,基层有基层的解读,在此不做探讨,但是大力发展5G是确定性的。可以预见的是和5G有关的基础设置建设,物料的供应都会迎来大量的订单,根据能量守恒,一定是此消彼长,资源有效的情况下,投放A增加了,投放B会对应的减少。如同人的时间精力,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刷抖音的时间多了,读书写字的时间就少了。

那么哪个行业的投资减少了呢?今天一业内人士透露,光纤的基础建设的投入减少了,受此影响,国内市场各类光纤施工工具的订单开始锐减,因为之前没怎么做过外贸业务,面对突如其来的局面,有些消极和低落,此时去寻找和开发设计新的产品,一段时间下来也没取得太好成绩。

偶然间与同行业交流,忽然发现,有的同行半年赚了2-3年的利润,这是为什么呢?经过调查了解得知,中国抗击疫情过程中,高速的网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指令的下达,信息的快速传递,减少了众多人接触人的机会,东南亚某几个国家深受启发,开始升级本国网络基础设施,变网线为光纤,如此一来,国外市场对光纤及光纤施工工具的需求开始暴增。

通过海关统计可以看出,该产品在这些国家有5-6个进口量很大的采购商,还有数量众多但购买量很少的采购商。结合通过东南亚电商平台lazada和shopee查询,发现成交量也是非常不错。由此看出,该产品是既可以To B,又可以To C,根据不同的用户群体定位,接下来的市场计划就清晰明朗了。


思考1:外在事件的发生已经确定之后,如何研判该事件对自身所在行业及产品的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

思考2:以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一个造成被动的事件?

思考3:一个事件的发生,除了直接影响的产业产品,如何从更高维度去推演?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醒知行悟):一个非防疫产品出口量意外爆发引起的思考

从楞严经和常清静经看变量的可控性

Wakening阅读(214)

《楞严经》:“摄心为戒,因戒生定,从定发慧。

《常清静经》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

       1、摄心  →  戒  →  定  →  慧

       2、神清  ≮   心扰  ≮  心静  ≮   欲牵

遣欲 → 心静 → 澄心  →  神清

来看这两个链条,层层递进,摄心之后不能持戒怎么办?持戒之后乱念纷飞不能定又怎么办?每一环都有不确定性,每一环都困住了无数的修行者。

再来看组织建设的一个场景,销售总监面试,畅谈发展规划,先通过招聘3-5人组建团队,然后分工开始进行网络的推广,在有时间的情况下,大量联系客户,之后订单雪片般飞来,扩大规模,进行多元化经营…………此处描绘美好蓝图,省略5000字。

同样是一个层层递进,我想知道这3-5个人在哪里?如果找不到怎么办?如果找到的不符合预期要求怎么办?后面的推广还要不要做?如何做?

在楞严和常清静中,某个中间环节如果做不到,继续顿悟,精进,因为目标是自己真正想要的,这条路是自己主动选择的,所以具有强烈坚定的心志,可以称为“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问题多”。自己的主动积极进取心是可控的,这其中的变量属于可控变量。

在组织建设中,多人协作,人会有比较,一个人之所以不走,原因有二,要么外面没有更好的,要么在这里挺好的,假如那3-5个人迟迟找不到,投入大量资源而没有进展,更不要说产出了,所以老板整个人都不好了,销售总监也就跟着不好了,在这里不在是挺好的了,大难临头各自飞是大概率事件了,这里大多属于不可控变量。

在一个递进系统中,很多人太关注最终的慧和神清,对美好结果的憧憬,而忽略了非常重要的中间环节的达成概率,基于变量,特别是不可控变量所衍生出的结果,自带极强的不确定性,如同在流沙之上建造房屋,基层一旦流动,其上的房屋随之倒塌,与装修豪华程度和装修成本无关。

时代每天都在变化,每个东西都在更新,外部环境是一个明显的变量,可控度极差,如果一个人的未来构建在这个变量之上,或者构建在虚无缥缈的贵人之上,就如同一个人把情绪寄托于别人的理解,别人的信任,这些不可控变量之上,不论推导过程如何合理,最根本的遥控器都是在别人手中,结果如同流沙之上的房屋,什么时候倒塌只有天知道。

所以投资自己这个可控变量是可以提高达成概率,对冲风险的。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醒知行悟):从楞严经和常清静经看变量的可控性

新时代的生存法则

Wakening阅读(246)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天下不存在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也不存在解决所有问题的万能钥匙。

是产品,就有应用场景,就有优点和缺点,技能产品化后,也必定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所以不必为了选择而不停的研究和决策,因为最差的选择也好过没有选择,也不必苛求尽善尽美的开始,而是积极应对局势的变化,快速迭代,微信刚出来也不是现在这个样子,现在的版本号是7.0,之前的6个烧饼是什么样子估计没有人还能记得清了。

你无法靠逻辑来改变人们的观点,但一定不能因为无法及时应对和反驳,就盲从别人的观点。

每个人都是自身经验的结合体,由过往的所见、所做、所感、所学构成。

坐井观天,井底之蛙,盲人摸象,管中窥豹,这些古老的而又简单的成语无不在揭示一个深刻的道理,认知在不同段位上的边界。不要用你看到的天空,去诠释整个天地的宽广无垠。当单打独斗遇上工业化流水线,差距是全方位的,是点与面的区别,对上必然是秒杀。

如同战争是为了获胜,商业竞争为了胜出而存活,绝非在打怪升级中的自嗨,任何符合规则的做法都要想要,要去尝试,发挥到极致,此外跨领域的迁移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无数案例证明,用现代商业管理体系去改造一个古老的行业,实现了高客单价和高满意度,实属多赢。

如果仅拘于自身经验,必然是拿旧时代的地图走过全新的土地,费劲心思投入资源去做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未战已败。

在战争中,统帅必须对全省乃至全国的地理概况了如指掌,对道路、河流和山脉的走向特点一清二楚,根据这些地理信息和侦察来的信息进行连接,并快速反应。

网络时代,信息的渠道已经多元化,人人都有机会获取到信息,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就变成了统筹能力,连接各种信息做出决策的能力。

以英语为例,来自不同国别的宇航员在国际空间站交谈时,银行家面对又一场意外来袭的危机制定金融政策时,都会使用一种强大的标准化工具来促使工作顺利地、高效地进行。英语就扮演了这一角色,并产生了具有吸引力的杠杆效应:使用英语的人越多,人们就越有动力学英语。

在连接时代,从网络的角度看英语,它的内涵就变了。英语成了一种连接方式,在某些情境下,它连接两个人就如同网络连接两台电脑一样重要。信息学家将英语称为“协议”(protocol)。协议使所有容易发生混乱的场合避免在喧嚣中乱作一团。制定并控制一个协议意味着可以掌控系统中几乎所有的重要事情。

在现实世界,有人可能担心,有一天另一语言将取代英语,成为新的交流协议。不过这很难,因为协议不易改变。由于持续连接,实时翻译机器首次出现了。意味着英语的中心地位有一天将会蒸发,不是被另一种语言代替,而是被能随时随地进行翻译的智能计算机所取代。熟练掌握任何一门第二语言在未来将会成为一种难以理解的特长,最好的办法就是教孩子们如何构建人工智能计划,而不是教他们用另一种语言点餐,因为这将由机器代劳。

在连接时代,力量并非积聚于讲英语的人的口中和头脑中,而是掌握于控制了最优翻译服务器的人手中。这是未来孩子们需要明白的一点。“我们能否掌控这个快速运转的智能连接语言协议”才是真正需要考虑的问题。


你是谁,取决于你选择是谁,取决于你和谁连接。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醒知行悟):新时代的生存法则

看最远的路,做最近的事

Wakening阅读(250)

尼采说  “人的生命有着特定的节奏和基调,就像在长跑比赛中,选手需要对整个路线有所把控,才能控制好速度。”


过去几千年不间断的人类文明史,是不断寻找规律并利用规律改变世界的历史。人类不断在混沌变化中尝试找出事物内在恒定不变的规律,从而在千变万化的外部环境中,建立能够认知理解、并可以预测、相对安全舒适的区域。

人类认知的不断提升,又反过来作用于人类所生活的外部环境,包括社会环境,从而带来环境的不断加速变化。而这些变化又会不断打破人类所追求的舒适安全的区域,所以每隔一段时间,人类会发现自己所处的环境再次变得陌生,原先能够解释的很多规律和现象不再成立。现有的地图无法引领你穿越这片全新的的土地,如果固执己见,必将走上危机四伏的道路,遭遇无法想象的浩劫。

“不变”只是暂时的和局部的,“变化”是永恒的主题,是天地间唯一不变的规律。

如何应对变化,如何从变化中洞察机会并获益相信是每个人非常关心的话题。

知乎的做法或许对我们有所启发。

12日,我偶然发现了知乎可以把文字及图片转化为视频,惊叹知乎的强悍,人工智能的强大,今天却突然在星球一篇文章看到:

FFCreator – 一个轻量的nodejs短视频加工库,高效稳定、极速合成,人人都能视频制作,这个技术的应用场景:

您只需要添加几张图片或视频片段再加一段背景音乐,就可以快速生成一个很酷的视频短片。

这个是大约16天前刚刚开源出来的库,被Star的才4百多,由腾讯新闻前端团队出品。

这位星友11月6日晚在知乎收到了通知,获得了知乎图文转视频的门票,欢迎试用新工具。

看完之后,确实佩服知乎团队的快速反应,从发现开源的js库到推出自己的产品,中间是否经过论证审批不得而知,但是2天时间上线了。


全球领先的移动数据与分析提供商App Annie提出“敏捷性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新通货”,抖查查创始人说“数据分析能力+高效率的试错变得越来越重要”,Facebook有句著名的格言“move fast and break things”(快速行动,打破局面)

从这些可以看出,快速、敏捷性、高效率试错是数字经济时代应对变化的有效工具。看,全是问题,做,才有结果,快速敏捷的做,取得领先优势的机会更大。


物体下坠时,速度是越来越快的,互联网的发展也是加速度的。

以短视频为例,几乎每一位作者都会把自己的作品投放到所有能投放的平台,以获得更多的关注和流量,整个互联网的信息在加速度的增加,如何发现其中背后蕴藏的机会呢?

在互联网之前,机会的发现往往属于那些大范围活动的人,依赖于见多识广和敏锐的洞察力发现各地信息的不对称,进而采取行为,变化的速度还比较缓慢,一个机会存在的时间相比今天要长,就算慢一点依然有机会。

看中国广告协会统计,数字营销人才最希望进阶的重点

看最远的路,做最近的事

根据中国商业联合会数据分析专业委员会统计,未来中国基础性数据分析人才缺口将达到 1400 万,而在 BAT 企业招聘的职位里,60% 以上都在招大数据人才。

结合爬虫和数据分析课程的火爆,可以看出,通过数据的采集、分析和挖掘,这些成为了信息过载时代的发现机会的一种手段。


问题几乎不可能永远消失,却常常变换形态再次出现。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醒知行悟):看最远的路,做最近的事

但愿你我都不是巴甫洛夫的狗

Wakening阅读(247)

一群视力正常的人在雨天步行,遇到一滩积水,不约而同的从两侧绕过,结果是大家都顺利通过,没有踩坑。如果是一群盲人,那必然手扶肩膀,从一侧依次通过。

工作中需要查找客户的电话号码,有的人通过招聘网站,工商注册网络平台,有的人通过到前台询问,还有的找朋友介绍,不管快慢最终也都找到了,如果是毫无工作经验的小白,也许会一脸茫然,不知道如何下手。

回到一个产品的销售,为何有人能找出众多卖点,订单不断,有人陈词滥调,无奈的面对客户一次一次地拒绝,却不去寻找其他的通道和路径?

当听到别人分享了达成结果的思路,很多人会发出感叹,为什么这么简单的事情我就没想到?很多事大概都是一层窗户纸,别人不说,你猜不到,看不穿,别人说了,你也许嗤之以鼻,这么简单有什么了不起?

古人讲,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很多的汉字都认识,但就是无法组合成一篇经典的文章。

在我看来,这两种表现的背后,是对任务的分解和重构,是框架思维,大脑中有思路有框架,就可以不断地用不同方法进行尝试,直至成功,如果大脑空空,便会茫然,不知所措。

合理化解释:不管是对别人的,还是自己的行为,往往会给出一个理由,至于理由是否准确,并不重要,其背后是简单的归因,忽略其他影响因素归为单一因,这也是一处大坑。

前文说的内容,第二种人往往给第一种人的行为构建一个合理化解释,像如他曾经做个这个事情,他家有人从事这个行业等等,这都是茫然的人给交付成果这个行为给出的合理化解释,从而心安理得的接受自己的无能,进而放弃对成果的探究。

长此下去,种种合理化解释就变成定势思维,变成了囚禁自己看不见的牢笼,从行为到思维到灵魂都妥协了,称为习得性无助,又称巴甫洛夫的狗。

只为交付成果,拒绝合理化解释。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醒知行悟):但愿你我都不是巴甫洛夫的狗

你是一个靠谱的人吗??

Wakening阅读(274)

在这个时代,各种信息、应用、数据以及出乎意料的事情充斥并改变着人们传统的生存状态,我们已经无法以固有的感知来理解和认识这个蕴藏着巨大潜能和冲击力的网络连接时代。

人机对话时间越来越多,留给人人对话的时间就减少了,在工作和生活中,经常会说xx是个靠谱的人,xx挺不靠谱的,“靠谱”这个词的频率出现次数越来越多,一旦贴上“不靠谱”的标签,无疑会丧失很多的机会,因为,谁都不敢也不放心把事情交给一个不靠谱的人,那什么是“靠谱”呢?

靠谱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靠谱是一种取得成果的能力,靠谱是多次完成成果之后所形成的人设标签。

有句话叫做,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在计算机的世界里,简单到只有0和1两个字符,要么零分,要么满分;如同一个目标,达成就是1,没达成哪怕99.99%,依然是0。

遗憾的现实中,大脑的种种特性,经常让人沉浸在99%,而放弃对100%的追求,所以有了一句话,“只有偏执狂才能成功”更有大能变更为,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如此看来,苦劳可以理解是没拿到成果的自我安慰和心理疏导,并且对达成功劳百害无一利。

举个例子,今天有朋友要求查找某化工产品的MSDS(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是化学品生产商和进口商用来阐明化学品的理化特性(如PH值,易燃度等)以及对使用者的健康(如致癌,致畸等)可能产生的危害的一份技术文件。)结果只有两种,找到和找不到,前文曾写过搜索技巧,这里运用filetype一步到位,直接找到了友商PDF版本的超详细MSDS,然后运用工具软件转为可编辑的的word文档,前后不超3分钟,把成果交付。朋友大喜,如此一来会认为我是一个靠谱的人,这里的靠谱就是取得成果。

工作中,我们时不时冒出一些想法,开始搜集资料,进行信息加工处理,可能遇到了困难,也可能被其他事情打断,然后就放下了,这一放,都放的想不起来了。多次之后,我们会感觉自己总是半途而废,挺不靠谱的。

在这个全民知识焦虑时代,培训、学习,这两个词经常出现,分别是以教学双方主动性对同一行为的定义,所谓学习能力强,其背后是适应力,是一个过程词。

史记说,“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说明了什么?学习不一定有成果,就算你拜在圣人门下,成材率也只有2.4%,司马迁用了一个“通”,这个字是很妙的,精通意味着成为专家,具备出作品能力,这不就是取得成果吗?所以我更喜欢第三个词“习得”,从学变成学会。

再来看今年年度“出圈”最成功的选手python,经过学习,可以实现抓取信息,处理表格,群发邮件等实用功能,原来不可能的任务,可以快速完成,原来每天耗费很多时间进行的重复操作,可以节约90%的时间,这便是习得的成果。

python如此出色的成绩,为何人送外号“成功学”呢?

曾经的成功学大师们声嘶力竭热泪盈眶的告诉学员都可以成功,收取高额学费之后,学员发现自己依然原地踏步,纷纷声讨大师们,骗财骗色割韭菜,其实就是没有习得,对人财两空的情绪宣泄罢了,侧面也反映出大师们的交付能力不够,没有给到成果。对于就是python宣传的太好,给人期望值过高,而线上课对人的自律要求更高,所以大部分人没拿到成果,就沦为成功学了。

一切褒贬都是围绕是否交付成果而来,所以说,靠谱就是持续不断的交付成果。

希望你我都能学有成,习有得,事有果,成为一个靠谱的人。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醒知行悟):你是一个靠谱的人吗??

少就是多,以终为始

Wakening阅读(260)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庄子


谷歌依靠电子出版业蓬勃发展之前2010年的数据,统计出全世界总共出版过129864880本书,人生在世不过30000天,如果你想博览2010年前的纸质书,一天需要搞定4329本书。

据新榜持续监测的88.5万微信公众号数据显示,2019年8月,微信共产生了24725篇10w+文章。其中原创10w+文章7701篇,也就是说就算你只看原创的10W+,一天要看249篇。

什么感觉?这是人能干的事吗?不可能啊,逻辑是不通的,是无法实现的。

明知不可能而为之,是勇气?还是糊涂?结果就是殆而已矣!通俗讲死的不能再透了。

芒格说:如果知道我会死在哪里,那我将永远不去那个地方。

这样看来,要重新审视如何有所为又有所不为了。

我们为什么要看那么多的书?为什么要读那么多10W+?

因为我们想获得有用的知识,想捕捉重要的资讯和信息,

那什么是有用?什么是重要呢?

”此之甘饴,彼之砒霜”(One man’s meat is another man’s poison),有用和重要变成了相对值,对我有用。

这世界是以自我为中心,与各要素之间的相对关系赋予不同权重的存在。

于是柏拉图三个终极之问出现了,”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此时有个事情开始凸显重要了,发现自我,构建个人系统体系,去诠释我是谁,我是创业者,我是销售,我是HR等等,在现行职业体系中都有分类,对号入座就好了,从哪里来也没那么重要了,总之是来了,我们重点要考虑到哪里去的问题,未来自我是什么样子?锚定并画出路线图,如何成为销售冠军?如何创业成功?如何成为HRD?

用这些锚定的未来作为坐标,根据路线图去筛选丈量能够产生助力的书和资讯,无关之事一概不理,因为能量守恒,你关注了无关之事,就减少了能量和精力去处理有关之事,相当于开着一辆漏油的车出远门,结果可想而知了。

如此循环迭代,高效执行,坐等概率出现。

然而:

杜牧说: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为什么我们懂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庄子答:你知道了还这么干,死的不能再透了,仅此而已。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醒知行悟):少就是多,以终为始

7天拿下2831创作分,升级知乎LV4

Wakening阅读(245)

上月下旬,友人聊了自己的一些打算和规划,晚上我就失眠了,是要做点什么了?

思来想去,结合自己多年的外贸营销服务经验,工作中经常帮客户朋友们搜老外联系方式,感觉搜索这项技能还算是拿得出手,可以写一写文章,自己做一做沉淀,顺便带一点流量,周五与友人谈起此事,给了很多建议,备受鼓舞。

             一件事,如果72小时不去做,可能这辈子都没有机会去做了!

恰逢周末,把僵尸已久的公众号改名为“搜遍全网”,由于担心内容枯竭,初定目标日更10天,后面变成一周2-3更,也不算太丢人。

25日发出第一篇文章,试图排出高颜值的版式,还买了个135编辑器的会员,发现太耗时间,放弃,改为普通文字+图片的朴素版。

               万事开头难,只抓主干,只关注核心要素。(和版面比起来,内容是核心,知乎的快速升级也证明了这一点)

28日谈到杠杆的话题,既然内容有了,为什么不多平台发呢?公众号无人问津,可以放到公共流量的地方,次日,29日简书重新注册,知乎改名,同步了公号第一篇文章。

                杠杆改变命运。找到那些边际成本递减的事情,持续投入精力,让它在多个场景发挥价值。

日更9天之后,感觉没什么可写了,现在看思维还是没放开,拘于狭义的搜索范围,为了至少10天的日更,这一篇写了对信息的一些看法,不如前面的实操性那么强,之后收到建议,可以写一写感悟,之后,思维逐渐放开,能够和搜索搭一点边都抓过来了。

这段时间,简书有个日更的挑战,每天做着搬运,而知乎被遗忘了,29号搬运到知乎一篇文章之后愣是没登陆。

转眼来到了双11前夜,这次颇具纪念意义的更新让我收获很多。

想起了10月买过的商品和店家谈过保价,晚上看了看果然降价了,此刻瞬间感觉,今天的内容有了,因为赚钱省钱总是关注的人多,可以带流量啊。担心被扣上发广告的帽子,把各种截图模糊处理,搞完之后,大概还有70多分钟就开启双11了,想到双11巨大流量,把文章搬到了知乎,第二天看阅读数据到了70多,不到一小时,70多浏览,对于公众号个位数的浏览量来说还是很激动的,次日重心果断转向知乎,开始打理专栏,发布2篇搜索文章,回答了4个外贸相关问题,此时对知乎规则还是稀里糊涂的,导致10和11两天得分不高。

12号,节点意义,偶然间和友人外出,在停车场无意发现,昨天回答问题的内容可以生成视频,文字居然可以生成视频,好奇之下,生成了第一段1分多钟的视频,没成想播放量还一直上升,也许是因为表现形式,也许和内容有关,是以前做分享的外贸营销工具分类导图,更也许是知乎鼓励用户的第一个视频,不管怎么样,这个视频播放量起来了,也看到了知乎的规则提示,带图500字以上回答,2分钟以上视频都是高额加分项目。

          有目标,有地图,只剩下ToDo。

          天道酬勤是对的,没有单位时间内的放量,是不会击穿阈值的。

开始之前,做过很多设想,好像也没有太大意义,反而增加了心理负担,写着写着,很多的问题开始出现,内容也开始流淌,误打误撞从知乎走了出来,不禁想起易效能叶老师的话,“烂开始,好结果”,是啊,不上路,哪能遇见风景呢?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醒知行悟):7天拿下2831创作分,升级知乎LV4

为啥国外客户总是联系不上?这两点你错得太离谱。

Wakening阅读(247)

做事,首先搞清楚为何而做,逻辑上有没有必然性,能不能通,如果不通,就像面对一道无解的数学题,任你绞尽脑汁,从少年到白头,依然无解。其次,吃柿子捡软的,在靠近结果的地方下功夫,遗憾的是很多人选择了逃避,选择了距离结果较远,但做起来很舒服的事情。

举个例子,有人问我,我的外贸客户使用我们的服务,搜出一大堆国外的邮件地址,客户要求我们提供帮助,甄别哪些是有价值的?

用以上两点进行判断,第一,邮件的目的是什么?为了和国外建立联系,除了邮件还有没有其他联系渠道呢?肯定是有,领英linkedin、脸书Facebook、电话、网站留言、whatsapp等等,这明显是和工具杠上了,“工具真的有那么重要吗”一文曾经提到,正确看待工具,是为了提高效率,而非提高选择成本。

从网络上搜索得来的一堆邮件地址,用什么办法一眼识别出准确的有价值的采购人的呢?逻辑是不通的,如果谁有这个能力,那外贸企业一定抢破头了。面对一个逻辑不通的问题,苦苦思索,是不是浪费生命呢?

第二,联系成功是结果,哪个距离结果更近?电话,因为这是唯一的即时反馈,拨通之后,几句话就可以沟通清楚,而邮件哪怕是正确的,也经常不回,社交工具加了好友,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通过,留言更是容易被遗忘。根据手头能找到的信息,按照反馈速度排序,逐个去联系就好了。遗憾的是,很多外贸人,害怕口语不好,担心对方说话听不懂,顾虑直接拨打电话不礼貌,选择了痴痴等邮件这一条路,因为没有听不懂、被拒绝、不礼貌的尴尬。

扩展一下,其他领域是否也存在类似的场景呢?答案是肯定的。

因为害怕被拒绝,担心搞不定,退回到舒适区,日复一日的重复着自己的苦劳,殊不知,功劳都未必被重视,苦劳更是分文不值,还贻误战机。

深思,自省。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醒知行悟):为啥国外客户总是联系不上?这两点你错得太离谱。

用归纳法炸掉定势思维的天花板

Wakening阅读(251)

不仅仅是搜索,方方面面都可以看到定势思维的影子

每当你想做一个事情,总有人说,这个不能做,张三做了失败了,李四做也失败了,王二麻子更是败的内裤都没了。

是否很眼熟?归纳法,因为A、B、C不行,所以你不行。

很多人在经历或者见识到若干次不行之后,得出结论不行。

一截细细的绳子,拴住了一头几千斤的大象。那些驯象人,在大象还是小象的时候,就用一条铁链将它绑在柱子上,无论小象怎么挣扎都无法挣脱。小象渐渐地习惯了不挣扎,直到长成了大象,可以轻而易举地挣脱链子时,也不会挣扎了。小象是被链子拴住的,大象则是被习惯拴住的,被定势思维拴住的。

在人类早期探索世界的过程中,这种思维曾发挥过巨大的作用

这玩意在原始社会是相当有用,雷电交加的夜里,原始人跑出去狩猎,被雷劈了,而后不断有人出去被雷劈,最后老大发话了,指定规矩,雷电天气老实在洞穴里呆着,出去会死。

现代社会,看很多大企业的规章制度,那么的健全,毕竟人多事情多,总有人不小心捅了篓子,同样的篓子捅2次以上,写入制度,后面该种类型的篓子绝迹了,也是归纳法。

注意,这都是造成重大破坏性后果,为了避免后来者承受巨大的试错代价,而设定的规则,否则踩个地雷,小命没了。

再来个栗子,托,新开业的饭店都喜欢,喊一帮朋友来,坐的满满的,逐渐就有陌生的客人进来,甚至地产商也学会了,雇一帮人半夜去售楼处排队,还有某很牛的商场,雇人去试穿并购买鞋子,还有一个常见到变成骗局的例子,购物刷单,大家都会想,这么多人都去买,品质肯定差不了。这么多人都去吃,一定很好吃,因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容不下奸商,可果真是这样吗?

这些背后有一个心理学原理——从众心理,而从众的本质也是定势思维,归纳,但是,你有没有想过,那些人的行为都是自发的吗?你所用来归纳的信息都是真的吗?这背后是大脑的懒惰,喜欢划等号,不喜欢思考,因为思考耗费能量,在古老的进化过程中,节约能量的都活了下来,耗能太多的,死的快。

你选错了饭店最多损失一顿饭钱,不至于倾家荡产或中毒身亡,买错了的货物,有7天无理由退换,实在不行可以扔了,也不影响生活的质量,为什么不去试试呢?

是不是感觉自己变成了那头细细的绳子拴着的大象?

凡是后果可以承受的事情,都可以去试,此处试仅指思维层面,打破思维定势,实操还需要有具体的标准和模型进行指导,进一步增加成功的概率,比如除了吃饭人多,还有哪些指标可以选出一家好饭店?

炸掉定势思维,未来可期!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醒知行悟):用归纳法炸掉定势思维的天花板

醒知行悟——自我觉知与行为突破

友链1:外贸老司机友链2:三三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