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视力正常的人在雨天步行,遇到一滩积水,不约而同的从两侧绕过,结果是大家都顺利通过,没有踩坑。如果是一群盲人,那必然手扶肩膀,从一侧依次通过。
工作中需要查找客户的电话号码,有的人通过招聘网站,工商注册网络平台,有的人通过到前台询问,还有的找朋友介绍,不管快慢最终也都找到了,如果是毫无工作经验的小白,也许会一脸茫然,不知道如何下手。
回到一个产品的销售,为何有人能找出众多卖点,订单不断,有人陈词滥调,无奈的面对客户一次一次地拒绝,却不去寻找其他的通道和路径?
当听到别人分享了达成结果的思路,很多人会发出感叹,为什么这么简单的事情我就没想到?很多事大概都是一层窗户纸,别人不说,你猜不到,看不穿,别人说了,你也许嗤之以鼻,这么简单有什么了不起?
古人讲,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很多的汉字都认识,但就是无法组合成一篇经典的文章。
在我看来,这两种表现的背后,是对任务的分解和重构,是框架思维,大脑中有思路有框架,就可以不断地用不同方法进行尝试,直至成功,如果大脑空空,便会茫然,不知所措。
合理化解释:不管是对别人的,还是自己的行为,往往会给出一个理由,至于理由是否准确,并不重要,其背后是简单的归因,忽略其他影响因素归为单一因,这也是一处大坑。
前文说的内容,第二种人往往给第一种人的行为构建一个合理化解释,像如他曾经做个这个事情,他家有人从事这个行业等等,这都是茫然的人给交付成果这个行为给出的合理化解释,从而心安理得的接受自己的无能,进而放弃对成果的探究。
长此下去,种种合理化解释就变成定势思维,变成了囚禁自己看不见的牢笼,从行为到思维到灵魂都妥协了,称为习得性无助,又称巴甫洛夫的狗。
只为交付成果,拒绝合理化解释。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醒知行悟):但愿你我都不是巴甫洛夫的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