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你可是那刀口舔血的饿狼,在快感中走向死亡?

Wakening阅读(248)

猎人在冰天雪地里插上带有羊血的利刃,浓浓的血腥味吸引饿狼前来舔舐羊血,同时冰冷锋利的刀刃会划破狼因为寒冷而麻木的舌头,狼血和羊血混在一起,这些狼都毫无察觉,继续可悲地舔食着,直到到失血过多昏死在冰天雪地里!

聪明如你,可曾在生活中、生命中找到类似的场景?

饮鸩止渴,所有那些让你短期内很兴奋、很动心、超爽的东西,强烈刺激你的阈值,同时你又失去了一些你认为无所谓的东西。简单讲就是,过度沉浸于追逐短期利益,在不知不觉中耗损了长期本钱,从而陷于巨大的危机。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因为诱惑,因为匮乏,投入其中无法自拔,不得不去冒巨大风险。

记得刚工作的时候,台湾的林总说,如果每天给你开着高薪,看报纸喝茶水,最多三年,人就废了,年轻人就要不怕吃苦,多去干活,多去历练。对于刚开始工作的年轻人,追求钱多事少离家近,用不了几年就会陷入职场危机,这算不算一种刀口舔血?

前些年,有个哥们因为负债过大,短期巨大的压力,放弃了朋友推荐的工资不高能学技术的工作,选择了可以拿高薪的重体力活,不到半年,就传来腰椎出问题的消息。

股票市场每天都有涨停,各种指标分析,题材分析,涨停板战法,如果买入当天涨停,整个人都亢奋了,此时的账面数字姑且不论是否能留住,至少当天的能量和精力关注力没有了,长此下去,以当代认知脑科学的理论,说会产生大脑萎缩。

买彩票算不算?怀揣暴富梦想,投入大量时间精力进行演算、预测,那薄薄的纸片多数的下场就是被撕碎丢入垃圾桶中。

今年以来,口罩、手套以及熔喷布、陶瓷手模的疯涨,化工原材料的疯涨,玉米的大涨,很多业内人士都难以把握短线高低,而退避三舍,那些追逐热点的而切入的外行人,下场可想而知,这是否也是一种刀口舔血?

如此多刀口舔血的场景中,可以思考下主角都有什么共性?

人越有钱了,就越怕死了,其实是没有必要再去承担大的风险了。还有一种可能,如塔勒布所说,“科学需要你了解世界,商业需要你让别人误解世界”,你所看到的别人的刀口舔血不过是做给你看的,是信息遮蔽的产物。

那什么不是刀口舔血?

放弃短期诱惑,聚焦于未来收益,又称递延享受。著名的糖果实验给出了结果,能够忍受诱惑的孩子未来都过得非常好。

靠概率把握确定性,春天播下一片种子,注意是一片,不是一粒,秋天就一定有收获。

是要好好想想了,还有哪些事情,是在牺牲未来换得今日快感。

觉知自我,认知带来笃定,可以清晰看到藏在血下面的刀锋,不受其害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醒知行悟):你可是那刀口舔血的饿狼,在快感中走向死亡?

日更80天到底带来了什么?

Wakening阅读(249)

缘  起

       80天前的某几天,受某些事的影响,不停的问自己一个问题,我的核心竞争力到底是什么?有哪些事情是我能做并且不容易被别人取代的?有哪些事情可以成为我的作品?想来想去,一向睡眠很好的我失眠了。

       有句话说的好,人的驱动力有两种,分别是追求幸福和逃离痛苦,后者的驱动力至少是前者的十倍以上。在强烈的危机意识和逃离恐慌焦虑的驱动下,反复过滤筛选出来一个自认为有优势的能力——搜索,可以在这个点做做文章。

       有个72小时法则,“想到一件事情,如果72小时内不去做,可能这一辈子都不会去做了”,缠中说禅说,”市场无须分析,只要看和干!“,易效能叶老师也天天讲,“烂开始,好结果”,后面听唐闻七老师的课,也有句类似的话,“在你大脑闪过某个想法的此刻,地球上至少有1000个人闪过这个想法,不同的是,有人去做了,有人没动,很可能在以后的某一天,当你看到某个产品的时候,不由得感慨,这不就是我当时的创意吗,要是当时我做了,哪里还有他什么事啊”

        不同领域的高手,不约而同的指向了一个字,”做“,而且是马上立刻去干,庆幸的是,48小时我启动了,虽然当时心里想好了退路,第一目标日更10天,第二目标20天或者30天,实在更不动了改成2天1次或者1周1次,但还是启动了。

第一次思想波动——Day1 版面 OR 内容

       之前看的高手们的文章,版式精美,体验很爽,想象中自己的写完也应该是那个样子,现实无情的给了我当头一棒。第一篇文写了半小时,排版就花了1个多小时,还买了个编辑器月卡会员,思想斗争之际,又给自己提了一个问题,我应该把时间花在内容还是包装?我写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庆幸自己做出了正确选择,专注于内容的含金量,内容为王,这个核心不能摇摆,实在不行包装可以请人做,没人看就当作自己的日记和知识的沉淀。

第二次思想波动——Day 12 拓展领域

       写来写去,发现常用的搜索技巧也就那些,搜索的认知和案例也有了,内容枯竭了,再更下去就会沦为变成口水文。万幸,身边有朋友提醒,除了搜索可以把范围扩展到有相关性的地方。这句话,突然就打破了一个看不见的框框,写自己的文,哪有那么多自我设限?写下我对世界的理解,记录我的思考,以后会看也是一个很好的激发自己的素材。(曾经有朋友说,每天晚上把当天经过的事回想一遍,总结得失,最近认识两个新朋友,每天做记录分别坚持了8年和3年,坚持每天记录也是极好的。)

       自此,卸去包袱的日更完全融入了生活,每天闲下来就构思当天的文章主题,接触人看到事就考虑能不能提炼成案例,写文速度在逐渐的提升,据反馈,写的文也开始让人有评论的欲望了。

小浪花——作品

       日子就这样平平淡淡如水般流着,忽然在我加入了金局的《思维模型知识社交圈》之后,大家都在做自我介绍,我为了凑够三个成就事件,写下了”只要网上有的,没有找不到的“这样一句妄语,几个小伙伴谈论起了搜索,金局建议把搜索的文章挑重点发文字或者发pdf,瞬间闪过一个念头,那些关于搜索的文章是该好好整一下了,于是头脑中迅速勾勒出了框架,从搜索重要性、认知、技巧、渠道四个维度进行整合,生成了《搜索的技术——从0到1,人人都可以成为搜索高手》,排版完毕忽然感觉,这不就是我的作品吗?发群里后反响很好,当天17人关注了公众号,也许有关键词问题,也许是多发了几个群,VX居然把这文件屏蔽了。

       郁闷两天后转知识星球,几个成长进化的下载次数15-50不等,在谈钱不伤感情的生财有术星球,一个白天的下载量居然达到了700多次,同时公众号当日新增15人关注。

收  获

1、驾驭文字能力增强:今天帮人改稿子简直是手起刀落,删冗余,调顺序,补衔接,前所未有的轻松。

2、输出倒逼输入,倒逼观察和思考:习惯了成果导向,仿佛大脑变成了一个加工机器,把杂乱无序的内容归拢的井井有条。

3、作品为王,内容为王:单篇文章转来转去,几乎不增加关注。有深度有价值的文档才是磁石。

4、专注:为了完成日更,为了充足的时间保障,拒绝了很多无意义的事情,更专注于长期主义。


       关注公众号,并在后台留言输入微信号或邮箱,可获赠《搜索的技术——从0到1,人人都可以成为搜索高手》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醒知行悟):日更80天到底带来了什么?

学习不一定改变命运,但可能要了你的命

Wakening阅读(247)

       出于工作的关系,经常和大大小小的老板们打交道,偶然间发现了他们的一个共同特点,听到某些问题或者事件的时候,自然而然地带上了批判性这副眼镜,审视这言论中的不合理之处,迅速想到问题或事件的另一个维度,并极快的进行逻辑推导,判断是否属实或者水有多深。而另一个人则是,以听到的信息和言论为基点,迅速进行情绪发酵和延申,压根不考虑这个基点是否存在。

       这些老板们真不是那种一年读52本书的人,也不是逢班必报,逢课必上那种,就靠前面这一点,在商海中绕过暗礁险滩,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李一诺和颜宁两位学霸专门就学习开过的分享中提到,很多所谓“学习”,参加讲座、打卡,只是在寻找学习的感觉而已,并不是真的学习。这对社会稳定有作用,除此之外用处不大。

       学习是过程词,很多人把学习功能看的太大了,自己认为只要在学习就好,根本没有去想,学的内容有没有用,为什么学习都没搞清楚,都是自我安慰,活在幻想之中,有限的生命陷入无限的幻想,时间长了,在现实世界不仅得不到正向反馈,反而产生了很多问题,诸如“怀疑自己、打击自己、和自己内耗、没精力干正事”。

       对于学习正确的做法是,先确定要完成的任务,再围绕任务展开探索和思考,其核心是主动提问题的能力,近代有个大师,名字记不清了,对学生要求是,提出好问题的才能毕业。

       如今信息泛滥的时代,我们接触的大量信息都是垃圾,如何快速得到有用信息?从自己出发,对“我”有用,除了善用搜索引擎必应谷歌之类,还有,科研里快速看文献的能力,科学外,建立高质信息筛选器,收集高质信息源,外加业内专家网络,就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从时间就是生命的角度来说,节约了时间就等于延长了生命。

       读过多少本书,学习时长是多少,都是知识付费app年度总结的必备选项,关注这个太多就容易陷入迷幻无法自拔,学废了,学傻了。用臧克家的话说就是,“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死于过度学习。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醒知行悟):学习不一定改变命运,但可能要了你的命

不可不知的周期

Wakening阅读(263)

周期是经济、技术、社会系统及其社会制度的综合产物,在周期大系统面前,几个宏观指标的微小变化根本不值一提,周期研究的境界是以对系统的理解来推断细节的变化,过程与系统才是周期的奥义。

       周期终将幻灭,虽然轮回才是永恒,但周期的奥义是对过程的追逐,所以,周期研究的核心是对过程的描述,如果不是对过程的珍视,对周期的一知半解只能永世沉沦。

       见得最多的和周期有关的词是,生命周期。

       拿人来说,年轻时候喝点酒,中午喝了晚上继续,晚上喝了第二天战斗力依然强悍,随年龄的增长,会发现中午喝了酒晚上依然萎靡不振,晚上喝了酒或者加个班熬夜,次日状态很差。从人体来说,新陈代谢和自我修复功能退化了,恢复的时间变长了,从人生来说,是岁数大了,身体素质和机能下降了,也就是到了一个新周期,或者大周期的新阶段。

       在众多行业和产品中,有幸接触过一个百年不遇的产品,因其特殊性,周期演化的速度特别快,亲见它从兴起到高潮最后寂然落寞,演绎了一个完整的产品周期,与之对应的是该产品的几个生产企业从崛起到辉煌最后沉沦这样一个生命周期。在周期的不同阶段,企业面对市场、面对融资、面对组织的要求一定是不同的,如果某个节点踩不准节奏,可能带来致命的后果。

       对于每个人来说,世界就是自身与外界的各种要素之间的相对关系,其中赋予了不同的权重。所以,自身是主体,是核心。

       结合周期这个意识,就能知道自身处于生命周期的哪个阶段,如何通过延长高能状态来延长周期中的这个阶段?行业处于周期的哪个阶段?在这个周期阶段中,最重要的是什么?什么时候做事情,事半功倍、顺风顺水,什么时候事倍功半,举步维艰?这样各项决策就有了落脚点,就更能符合长周期下的价值需要,见大行远,无憾亦无悔。

       周期由人类的社会运行系统所推动,自然包括每一个周期的信仰者与不信仰者,而在周期的每一个阶段,信仰者与不信仰者自然有其不同的结果,当下需要做的,只是把周期的过程研究清楚,获取周期对我们人生的意义。

       人是一切的根源。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醒知行悟):不可不知的周期

2021“遇见”“优势”

Wakening阅读(248)

       相似的优秀终将会遇见。

       今天在最近加入的思维模型知识群,发了一个自我介绍,提到了搜索技术,引发了很多朋友的发言,于是在下午把日更中关于搜索的文章整理制作了一个电子文档。

       中间考虑过使用fiddler抓包,python自动爬取,然后生成chm电子书,这个一旦走通,日后可以批量制作了,怎奈中间有几个点没有研究明白,只好放弃,用最原始的word复制粘贴,导入图片排版生成。

       在群聊中遇到了多人关注的盖洛普优势,在思维模型的社群看到了来自超脑的熟悉的名字,在其他的社群看到了曾经读过的书,在视频号的直播听到樊登的训练营,遇到了如何读书的话题,在关注者中看到了混沌的名字,不由得感叹,一天之内如此多的遇见,相似的人接触的知识和提升学习使用的渠道工具都是如此相似甚至相同,这是“遇见”的第一个维度。

       因为谈到了搜索,受社群的反馈和建议萌发出整理的想法,为了落地和强化执行,喊出一个承诺,下午发送。于是依托十余篇曾写过的搜索技巧的文章,形成框架和模块,最终把内容装入,形成一个系统的,有一定含金量的,不再那么碎片的作品。这是“遇见”的第二个维度,遇见成果,觉知自己

       有着十几年搜索的经验,有着这段时间文章的积累,从而快速把搜索的想法变成了成果,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是“python”,号称学习了基础语法、爬虫、数据分析,依然无法拿到成果。

       想到销售人员的现状,销售冠军和普通销售的区别与发展趋势,深刻感受到,“会”真的只是入场券,不代表也不说明任何问题,只有“优势”才是生产力,才是可以让你脱颖而出的东西。

       这里的“优势”一方面是自身的独特的能力,擅长的领域,单教授说,超出预期的那一部分称为价值,这价值类比到一个人,岂不就是超出平均值的那部分能力?另一方面是盖洛普的优势报告,社群中为数不少的人都知道,甚至进行了测试,而且能够很有深度的进行报告解读。

收获:

1、发现天赋,强化优势,务必把优势转化为成果,时间越短越好,这样才有机会让自己或者作品成为爆款,有机会赢者通吃

2、面对外在的各要素和他人的状态,不焦虑,不恐慌,如果还没有遇见,不要着急,安心安定的提升自己就好,专注内容产出,因为优秀终将会遇见。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醒知行悟):2021“遇见”“优势”

一切过往,真的皆是序章吗?

Wakening阅读(264)

过去能够开启未来吗?旧有的你真的能够让未来的你变得更好吗?

近日,新版本的系统上线,和旧版本的差异很大,迫切需要短期内进行高频的操作演示培训,在制作内容的过程中,发现小部分同事不自觉地讲新旧的对比,老的系统这里什么样子,新的又是什么?

在这个场景下,一下子想起来这句话,“一切过往,皆是序章”,不禁要问,过往之于我们的意义是什么呢?

谁还记得去年的今日在做什么?过往留给我们深刻记忆的有哪些?如果一天全神贯注的解决了几个重要事项,内心会成就感满满,甚至有心流的感觉,到傍晚就会感到充实和踏实。如果无所事事,晚上睡前就会浑浑噩噩。

在写年终总结的时候,如果没有过去的朋友圈,日志,很多的事情真的记不起来了,没有印象,无感,可以说是虚度光阴。一年是这样,五年十年更是如此。

那这些过往带给了我们什么?那些所作所为决定今天是继续搬砖,还是在赢得睡后收入,但结果已定,没有时光机可以穿梭,可以重来。

举个例子,古时候马车是主要的出行工具 ,在马车发展的轨道上,从一匹马变成了四匹八匹,但是无论多少辆马车相加,也无法变成汽车,过去可以决定现在,但无法开启未来。

过去无法开启未来,那只能面向未来,用倒推法,用事前验尸,先思考要去哪里?

我们的培训是让用户尽快熟练掌握新系统的操作,这是还没发生的未来,所以围绕如何让用户快速熟练掌握,进行内容的设计,流程清晰,一看就会,轻松,不用思考,用不同的案例进行重复,以强化印象,布置练习以熟悉操作,一次培训结束,第二天用户就拿到成果,实现了正向反馈刺激,如此才有下次,才有未来。

锚定未来,把模糊的未来图像化,用“有了它,做事就不会跑偏”一文提到的倒推法,推到现在这个起点,于是,一副清晰的通向未来的路线图逐渐展开,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在未来的召唤下,往那个方向去改变,想到锚定的未来,这改变就不再痛苦,而是满心欢喜,每一个改变的过程都是享受。


Tips:

“一切过往,皆是序章”出自莎士比亚的《暴风雨》,

第二幕第一场原文。

She that is Queen of Tunis;she that dwells Ten leagues beyond man’s life; she that from NaplesCan have no note, unless the sun were post,–The Man i’ th’ Moon’s too slow,–till newborn chinsBe rough and razorable; she that from whomWe all were sea-swallow’d, though some cast again,And by that destiny, to perform an actWhereof what’s past is prologue, what to comeIn yours and my discharge.——ACTII SCENE I Another Part of the Island

这句话是野心勃勃的大反派安东尼奥说的,是在怂恿王弟趁国王熟睡之际弑君。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登堂入室、空穴来风、始作俑者、炙手可热、上下其手、呆若木鸡等等,太多成语在岁月洗礼中改头换面,偏离甚至背反了原义,但是考证下出处,补充点知识,独立思考,别被百度和部分自媒体忽悠还是非常重要的。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醒知行悟):一切过往,真的皆是序章吗?

一定不要和那些引发系统失衡的傻X们同归于尽

Wakening阅读(251)

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

       如今所有的小区都有养狗的住户,有的狗主人出门必拴绳,遇到人会控制狗在自己身边,对于狗的粪便及时清理,还有些狗主人就是另一个样子,不栓绳,放任狗四处乱跑乱撞,经常吓到小孩和老人,对于粪便也从不清理。

       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如果第二种狗主人越来越多,那这小区那些不养狗的人特别是有小孩经常在楼下玩耍和怕狗的人就会特别郁闷和愤怒,找物业反映或者直接与狗主人爆发冲突,冲突升级后,要么出台严苛的管理制度,要么投毒或者组织打狗队。这对于养狗的人来说,可以说是灭顶之灾了。

       不仅仅是养狗,在很多公共边界,都有类似事件。

       比如最近突然有情况的全国最大庄,我相信一定有些人,规规矩矩的做好防护,也一定有一些人不做防护四处乱串,最终酿成惨剧。

       再比如疫情之后,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补助,帮助企业复工复产,尽快回到日常的轨道,但也有人会把这当作主要利润来源,最终权衡之后,中止政策的执行。

       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奖惩激励可以说是最常见的一种手段,而这些总是有聪明的员工找到诀窍和攻略方法,企业运行一段时间之后,发现没有取得预期效果,于是调整新的激励政策。

“公地悲剧”理论模型——1968年英国加勒特·哈丁教授

  他说,作为理性人,每个牧羊者都希望自己的收益最大化。在公共草地上,每增加一只羊会有两种结果:一是获得增加一只羊的收入;二是加重草地的负担,并有可能使草地过度放牧。经过思考,牧羊者决定不顾草地的承受能力而增加羊群数量。于是他便会因羊只的增加而收益增多。看到有利可图。许多牧羊者也纷纷加入这一行列。由于羊群的进入不受限制,所以牧场被过度使用,草地状况迅速恶化,悲剧就这样发生了。

  公地作为一项资源或财产有许多拥有者,他们中的每一个都有使用权,但没有权利阻止其他人使用,从而造成资源过度使用和枯竭。之所以叫悲剧,是因为每个当事人都知道资源将由于过度使用而枯竭,但每个人对阻止事态的继续恶化都感到无能为力。

       综上,悲剧有两种,一是你自律这样做,我放飞自我反向做,过度引发外部或者更高层级的打压;二是公家的便宜,你也占,我也占,总觉得占少了就是吃亏。

       不管哪一种形式,系统中的各方力量积攒酝酿到一定程度,就会推动系统从平衡走向失衡,系统一旦启动,就会产生量级巨大的力量,大到足以毁灭和自爆,但之后又会开始孕育新的平衡。

       崩的时候,身处其中,必被波及;挨着太近,溅一身雪;远一点,绚烂美景,赞叹自然之伟大和神奇。

      也许幸,也许命,都在轮回之中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醒知行悟):一定不要和那些引发系统失衡的傻X们同归于尽

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

Wakening阅读(290)

“营销的本质是人”,昨天见了一位同在混沌的大姐,学过很多管理和营销的课程,提到的这话,让我印象深刻。

 “”我”是一切的根源,要想改变一切,首先要改变自己。”这话大概是在15年前听过的,记不清出处了,那个时候,成功学大师们还在神坛,教练技术和NLP开始兴起,彼时年轻,感觉是一句浓浓的鸡汤文,但是随年龄的增长,时至今日,对这话的理解增加了很多内容。

“机会要给那些善于抓住机会并能将其转化成效益的人”,这话是45年前管理大师德鲁克说的。

随着知识工作者的时代到来,主要的生产要素从机器变成了人,而人是具有非常强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就意味着,可能会有惊喜,也可能是惊吓。所以作为探究人脑或心智工作机制的前沿性尖端学科——认知科学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下面简单说说对人的理解。

为什么要对人进行研究?因为我们作为人,要对这个世界进行探索,研究出来一些规律可以让探索更高效率或者触碰打开一些盲区,还因为,人是这个世界的主体,在商业中,能够影响人的购买决策行为,就可以获取金钱。还因为大部分的时候,人是团队协作的,而管理就是识人心、懂人性的学问,要想实现组织的目的,就要发挥出所有人的潜力。还因为,人变成了一种资源,如何识别出哪些璞玉资源,买入并持有,可以获得较高的收益。

研究是为了执行。认清自我,可以更好地扬长避短,认清他人,可以更好地协作。

如何对人提升?主要有两个层面,心法和技法,心法更多是胆识、勇气等底层的根基性特质,技法则是套路和技能方面的特质。

心若在,梦就在!一个人,有一颗希望变得更好的心,便会想尽千方百计,付出千辛万苦,能够认识到前文所涉及到的认知,明细各类底层规律,并能很好的解释各种现象,会更加合理的规划,心法是人生的地基,有心气和没心气去做事情,结果是千差万别。这也可以称为道。

技法,是长期从事某件事情总结出的经验,是对众多事项进行标准化的产物,是时间无法突破后的必然产物,技法往往有特定的适用场景,一点发生变化,就要随时调整。这里有很多变化是需要心法的辅助,才能判断。

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道。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醒知行悟):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

有了它,做事就不会跑偏

Wakening阅读(254)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初心就是最开始的想法,想做什么,想实现什么?

但是,对于未知的不确定性,人天然就有恐惧,就不想去触碰,总喜欢做一些外围的事情进行自我安慰。

以销售为例,来说说倒推法

销售的Why是什么?为什么要做销售?

有人享受挑战成功的乐趣,有人是为了赚钱,不管哪一种,都是需要成交,只有成交才能够赚到钱,才能有挑战成功的乐趣。

那距离成交最近的是什么?签合同付款,再往前推就是,和意向客户就痛点、需求、方案进行深度沟通,然后进行要求成交,如果这部分的工作一个月没几次,那么成交机会一定是少得可怜。

深度沟通的前面又是什么?对你或你的产品感兴趣的意向客户,那这些客户又是怎么来的呢?

这里有两个分类,一是你对客户名单进行主动联系,筛选出来;二是客户主动找上门,可能是熟人朋友老客户转介绍来的,也可能是看到你发过的广告找来的。

这样,为了达成更高的销售目标,我们要在客户名单下功夫,搜集的客户资料尽可能准确,数量尽可能多

我们还要在广告宣传下功夫,多发布,勤发布,潜在客户很容易能看到你的信息,要有高质量的内容,宣传文案有充分的表现力和吸引力,我们还要在老客户下功夫,完善的服务带来良好的满意度,同时要求进行转介绍,还要注意打造自己的标签,熟人朋友都知道你是做什么的,他们相当于你的雷达,一旦发现属于你的销售机会出现,能第一时间通知到你。

这样,我们就会获得足够多的潜在客户,但是,切忌大量的时间都消耗在这个环节,而忽视了自己对痛点、需求和方案的认知水平提升,忽视了自己沟通表达能力的提升,临门一脚掉了链子,前面功夫做得再多,铺垫的再好也没办法把优势转化为结果。

再以阅读为例,先明确阅读的Why是什么?为了开拓知识面?还是为了解决一个How的问题,不同的结果就需要不同的过程。

如果是为了解决问题,那最终一定是书本知识和实践操作的融合,也就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样就需要我们把书本的内容原理进行提炼,提炼之后尝试和实际结合,绝对不是发个朋友圈,声称一年读了52本书,这里更应该关注阅读过程有多少思考,提炼出什么?如何运用,如何进行尝试,做才会有结果,就算不成,也是试错,证明此路不通,当把所有不通的路都试出来了,剩下的就是通路。

从结果出发,进行层层倒退,梳理出重点环节,找到真正的做事抓手,根据远近合理分配资源,就不会掉入“假装在努力”这个大坑。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醒知行悟):有了它,做事就不会跑偏

十条认知

Wakening阅读(234)

1、同一个现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因为他们的知识背景不同,所处的位置和状态不同,这解读无所谓对错,合情合理合规就好。

2、一个人认识到并且能保持自己的节奏很重要,知道播种和收获不在一个季节,有今天吃的,还要有明天吃的,不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用更长的时间尺度去着眼,识别出关键的节点,并且能够为之持续专注投入资源,这才是真正的成长和成熟。

3、面对同样的一个问题,深思熟虑和匆忙应答是完全不同的状态,是否下功夫,既欺骗不了别人,也欺骗不了自己,最糟糕的就是自欺欺人时间久了,大脑认为自己一直很努力。

4、洗衣服是把衣服打湿了再晾干,还是把污渍洗干净再晾干,这两种不同的操作背后,是一个人对做事的思想和态度,洗衣服和扫地敷衍了事的人,做工作也只是浮于表面和急功近利的抓结果,要么给自己挖坑,要么给别人挖坑。

5、一个人只有自己把自己当回事,自己尊重自己,别人才会当你当回事,而自己尊重自己就是要注意一言一行,履约守时,言必信,行必果。

6、所有的事都有正反两个维度。行进是增加前进的动力,减少阻力。人要想身体好,一是吃高质量的食物,二是不吃坏了的东西。人要想认知高,一是学习高质量的知识,二是剔除垃圾知识。时间管理的重点是加杠杆增加时间的利用率,同时远离吞噬时间的黑洞。一般是那些让你不知不觉消耗大量时间后感到空虚的玩意。提升朋友圈的质量,多链接和结识高质量有深度的朋友,少接触和远离那些反复说一些车轱辘话云山雾罩的人。

7、一个想法或者灵感,从头脑中走出来,落到执行的时间很短,未必能成,但时间很长,一定遥遥无期,一定不会成。好的习惯都是逐渐培养的。

8、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特别是知识创造领域,因为同频引起的互相激发对于思维简直是指数级的提升。

9、人有差异,所以对某一些工具,某些一些事情的上手有快有慢,但一定有一些人在这些方面存在短板,无法理解或者不愿动手,这背后便是商机。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醒知行悟):十条认知

醒知行悟——自我觉知与行为突破

友链1:外贸老司机友链2:三三小说网